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真实观指导下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6h】

艺术真实观指导下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用艺术真实观指导中小学作文的可行性

第一节 艺术真实观的具体内涵

一、现实的真实

二、艺术的真实

第二节 艺术真实观与中小学作文

第三节 从艺术真实观看语文教材

第二章 艺术真实观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虚构

一、移花接木法

二、梦幻法

第二节 在真情实感的体验上进行虚构

第三节 在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方面进行虚构

一、编创法

二、推测法

第三章 运用艺术真实观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第一节 “胡编乱造”现象的出现

第二节 应对“胡编乱造”的策略

一、要合乎情

二、要合乎理

三、要合乎逻辑

四、要合乎普世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艺术真实观指导下的中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在当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当中,大部分的老师仅强调了作文内容的现实真实,忽略了作文内容的艺术真实,导致当前的作文教与学仍是一个让老师伤心、让学生头痛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改变老师们对真实的看法,用艺术真实观改变老师们作文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在艺术真实观上,有许多名家都对它进行了探讨,个人更认同华中师范大学孙文宪教授的看法。认为艺术的真实观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虚构,要求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状态,创作出的作品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那么,为什么能用艺术真实观来指导学生的作文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我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分析,虽然没有对学生明确提出“文学创作”的写作要求,但却暗含这样的引导。二是从当前作文界所倡导的一些新的作文理念来看,则使得学生的记叙类习作明显具备了文学作品的特点。三是港台和国外中小学作文的要求,明显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在艺术真实观的内涵上,特别强调了“心理真实”这一要素,主要是因为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大,便会产生许多“奇怪”的想法,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或悲哀或欢乐,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作读者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对他们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也就能接受了。另外,在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艺术真实观也有明显体现,特意以选入教材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说明了这一点。既然艺术真实观能用来指导学生的作文,那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呢?效果又如何呢?作者与他的学生(他们现在是市内各中小学的语文老师)组织了一个市级作文教改课题组,专门践行“艺术真实观”。从学生的角度践行艺术真实观,主要运用了“移花接木法”和“梦幻法”来指导作文;从学生作品的角度践行艺术真实观,主要运用了“添枝加叶法”来指导作文;从读者的角度践行艺术真实观,主要运用了“编创法”和“推测法”来指导作文。为了防止学生把“艺术真实”与“胡编乱造”等同起来,要从四个方面来强调,学生作文的内容要合乎情、合乎理、合乎逻辑和合乎普世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