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初探
【6h】

对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相关概念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外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1.4.1 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及和谐社会建设

1.4.2 符合“以人文本”的执政理念,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4.3 拉动地方投入,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

1.4.4 解决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实际问题

2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主要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调查研究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必要性

3.1.1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现状

3.1.2 新时期我国国情的发展变化带来规划产生的必然性

3.1.3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带动城市化发展

3.2 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国内外依据

3.2.1 国内依据

3.2.2 国外依据

3.3 我国对各级行政地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置的要求

3.3.1 市(地)级

3.3.2 区(县)级

3.3.3 街道(乡镇)

3.3.4 居委会社区、行政村

3.3.5 结果与分析

3.4 国外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相关措施

3.4.1 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相关政策

3.4.2 调查人民大众体育活动现状

3.4.3 建立体育行政组织及其保障经费来源

3.4.4 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修建、开放和服务

3.4.5 明确体育服务的重点对象

3.5 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3.5.1 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方向

3.5.2 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观念

3.5.3 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其中,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强大动力下,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更是迈向高潮。随着国家的富足,人们已由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存性需求转变为陶冶情操、锻炼身心、注重精神、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性需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作为人们锻炼身体、满足精神生活的物质载体,在今后实现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改革开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宏伟目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来,虽然我国颁布了《关于开展体育运动暂行办法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政策文件规范体育场地设施的修建、保管和利用等方面,但是这些文件只是笼统的规定,缺乏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从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来看,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场地设施数量不足;人均场地面积过小;地区分布不均匀;行业分布不科学;利用率不高,存在长期闲置、盲目建设等弊端。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不利于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损社会公平。
   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调查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深入了解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经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结论:
   我国需要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统筹我国场地设施发展。
   建议:
   1)应按照地区行政级别分类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
   2)采取制定规划政策法规、调查国民体育活动现状等措施保障规划的顺利制定;
   3)规划的制定需要考虑文化性、适用性、指导性等综合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