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胡适批判”中大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心态研究
【6h】

“胡适批判”中大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心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胡适在现代中国思想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导致建国后对胡适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批判。这场批判运动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不过本论文不着眼于解决所有问题,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胡适派学人在批判胡适过程中的思想与心态问题,换言之,他们在批胡中所持有的应对策略与心理状态,即分析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未完成之前面对频繁的思想改造运动抱着怎样的观念和思想。
   论文第一章梳理建国初期胡适批判的基本情况。第一节厘清“批评”“批判”两个概念。所谓“批评”指建国之前各种知识分子对胡适的批驳、论争。“批判”除具有“批评”一词含义之外,还强调否定意味和对立色彩。第二节论述知识分子身处剧变时期所写检讨呈现的思想观念和检讨策略。第三节梳理胡适批判事件,分析知识分子为了完成批判胡适的任务作何应对,同时指出批判胡适的文章中亦有有理有据的说理文章。
   论文第二章简要分析非胡适派学人批胡的心态。第一节界定胡适派学人的范畴,主要侧重学术传承,即在治学方面接受胡适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私人交往亦相交甚厚的一批知识分子。第二节和第三节进行个案剖析,揭示胡绳和夏康农在批判过程中的不同心态:胡绳觉察到大批判方式出现了偏差,内心产生了困惑;夏康农则少有类似胡绳的反省,具备战士的情怀。
   论文第三章分析胡适派学人在批判胡适运动中的心态问题。本章选取两位学人:顾颉刚、俞平伯。顾颉刚在日记中透露思想改造运动让自己陷入苦恼。综合多方面材料看,顾颉刚此时显示出进退失据不知所措的窘境:一方面不得不努力的改造,一方面对思想改造方式又心存疑虑,身心俱疲,给他带来不适应感;俞平伯的文字表明既要批判胡适又想不至于太过分,而且俞平伯还感念胡适的情意,这让俞平伯心有戚戚。本章拟从这些胡适派学人的批判胡适文字及其他旁证材料分析他们的心态,试图展示一个清晰的脉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