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茅元仪《武备志》研究
【6h】

茅元仪《武备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文章结构及思路

四、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茅元仪其人及其家学渊源

第一节 茅元仪生平

第二节 家学渊源

第二章 《武备志》的成书背景

第一节 国家内忧外患,战争频仍

第二节 《武备志》成书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武备志》的成书

第三章 《武备志》的编纂及其文献价值

第一节 《武备志》的编纂体例

第二节 《武备志》的文献价值

第四章 《武备志》之“兵诀评”

第一节 “兵诀评”

第二节 茅氏对历代兵书的注解及其与元典的异同

第三节 茅氏“兵诀”思想

第五章 《武备志》之“战略考”

第一节 茅元仪所录历代典型战例分析

第二节 茅氏的战略思想

第六章 《武备志》之“阵练制’’

第一节 阵法与练兵

第二节 茅氏的练兵思想

第七章 《武备志》之“军资乘”

第一节 《武备志》所载明代先进军事装备

第二节 茅氏军事后勤保障思想

第八章 《武备志》之“占度载’’

第一节 《武备志》中的占卜

第二节 茅氏的军事占卜及战略地理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明中叶后,国家的政治、军事形势日益严峻,北部边疆不断遭到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掳掠,东南沿海自嘉靖后“倭患”横行,屡禁不止。明政府内部朋党纷争,宦官专权,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常年战争耗费了明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繁重的赋税、徭役使人民苦不堪言,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流民起义不断。
  明代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大大激发了文人论兵的热情。文人入幕成为风尚,文官在政府的地位大大提升,成为军队统帅,这一时期兵学著作大量产生,茅元仪的《武备志》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编纂的。
  全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前三章的内容,本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就是介绍茅元仪本人的相关情况及《武备志》诞生的时代背景。
  第三章主要阐述《武备志》的文献价值。《武备志》的编排非常合理、有序,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所有领域,兵法、战略、练兵、布阵、军事后勤保障、占卜、方舆等全部收录在内。虽然四库馆臣认为其“狠杂不足观”,批评其在收录过程中不加选择,片面追求广博,但是该书在文献学方面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它保留了很多后来亡佚的作品,为后人研究相关内容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下编从第四章到第八章,主要从《武备志》的五个大类整理概括其主要内容,并从中提炼出茅元仪的军事思想。茅元仪在每类之前都有一篇序言,考镜源流,概括主旨,说明其编纂思想。类之下分若干小类及细目,文中紧要处添加夹注,并标注微妙处、紧关处、纲目、隐微处等,文上有眉批,以此来表达作者的军事思想及其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第四章为《兵诀评》,主要分析比对茅元仪收录的九部兵书与其他注家的区别,根据他的眉批、夹注、所列纲目总结概括其军事思想。茅氏推崇《孙子》,认为此书是宋代《武经七书》的核心。“自古谈兵者,必首孙武子。……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强调战前准备工作,重视对百姓、士卒的教戒,认为治军的理想状态是“治众如治寡”,认为将帅应提高个人素养,尽量使战争速战速决等。
  第五章为《战略考》,通过茅元仪收录的历代典型战例分析他的军事理念。《战略考》的原则是“非略弗取”、“非奇弗取”,茅元仪将战例的范畴延伸到了政治、外交、军事各个领域。《战略考》部分收录的历朝战例繁多,集中体现了茅元仪的军事思想,如主张慎战,在有绝对把握胜利的情况下才可以出兵;主张速战速决,以免激化国内矛盾;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重视人才,谋士的作用不可忽略。推崇“耕战”政策,认为“奉寒暑之时则天顺”。他还从历代战略中总结出御虏之策、江防之策、剿寇之策,对明末的军事形势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六章为《阵练制》,阵法和练兵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提升战斗力的根本方式。茅元仪在《阵练制》部分收录了大量的阵图,但其内容过于庞杂,虽然加入了历代学者的辩论,但茅元仪本人对其收录的阵法没有相关解释,暴露了他在阵法方面知识的匮乏,没有对阵法有一个客观深入的研究。
  第七章为《军资乘》,后勤保障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科技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后勤保障工作成为战争中最大的难题。《军资乘》部分概括了古代战争后勤的所有相关内容,十分全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为后人研究明代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军资乘》的序言、纲目编排,我们可以考察茅元仪的军事理念。《军资乘》部分主要包括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个类目。这一编排顺序,直接体现了茅元仪对后勤物资重要性的理解。
  第八章为《占度载》,“占卜”部分对现代战争而言意义不大,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可以起到战前动员的作用,不能全盘否定。本章重点考察“度”的部分,也就是古代的方舆学,现代的军事地理学。《占度载》涉及的方舆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人口、赋税、边塞关隘、山川河流、镇戍将领等情况,几乎包罗了古代战争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它与历代方舆学著作不同,更侧重军事方面的内容,为其后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开创了先例,是体例上的一大进步。
  最后的结语概括总结《武备志》的各方面成就,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武备志》各部分所反应的茅元仪的军事思想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