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刺绣、书写、凭栏:乾、嘉、道江南才媛研究
【6h】

刺绣、书写、凭栏:乾、嘉、道江南才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一)海内外对中国女性史的研究现状

(二)对清代江南才媛的研究

(三)关于女性文化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清中叶江南才媛群体

一、乾、嘉、道社会对女性之影响

二、灵秀与文雅:水墨江南

三、博学与广识:江南才媛

(一)人生历程

(二)闲雅生活

(三)才媛之养成

第二章 正抽碧线:刺绣

一、传统视野下的“刺绣’’

二、才媛的刺绣实态:“慵绣”与“悦绣”

(一)停针只为别愁牵:心不在“绣”

(二)指下春风点绣屏:自娱自“绣”

三、才媛的社会空间:“绣”中游

(一)闺情的载体:相伴而“绣”

(二)流动的情谊:以“绣’’相赠

第三章 闲拈彤管:书写

一、传统文化中的“才德之辨”

二、才媛的读写世界:消融与质变

(一)进守之间:难己

(二)自我认同:悦己

三、才学之回馈:回应与示外

(一)持家有方

(二)守礼护德

(三)唱和交游

第四章 闺阁空间之扩展:凭栏

一、男性眼中的“守”与“美”

(一)闺阁之守

(二)姿态之美

二、才媛的怀远世界:游离与守护

(一)独倚雕栏:等待的姿态

(二)登高畅吟:自我的宣泄

(三)幽思怀远:游离的情思

(四)退居闺阁:轮回的游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明清时期女性作家以群体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继明末清初的名妓之后,至乾嘉道时期,女性创作迎来了又一个高潮。乾、嘉、道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兴盛,印刷业、出版业的扩大,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江南社会出现了一批热衷于“博学与广识”的闺阁才媛,既富才学,又重修养。
   本文通过考察清代才媛的三大闺阁活动——刺绣、书写和凭栏,阐释才媛的种种状态,探究活动于当时社会、于才媛自身的不同意义,进而探讨闺阁中才媛“悦人悦己”的智慧。
   乾、嘉、道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江南的地域文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闺秀才媛,并推动了才嫒的继续发展、自我升华与回报社会。
   作为中上层女性的必备技艺之一,刺绣活动承载着“德、言、容、功”的理想人格,更是女性的一种自我呈现。传统社会借助“女红”赋予女性的期望,以“刺绣”为载体,传达出各种诉求,静安、女性、高雅、德行、持家有方等。清中叶才媛的刺绣表现为“慵绣”与“悦绣”两种姿态,此时刺绣成了一种表达,是才媛们传达心声、诉说衷情、修炼心智的载体。依托“刺绣”,才媛还进行着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交往,体现为“相伴而绣”和“以绣相赠”。
   清中叶的才媛借助彤管,为自己勾勒起一片读写世界。以“书”为依托,她们临帖、阅读、创作,然后融入、思考、表达、迎合。以“才识”为载体,清代社会对才媛有着各种诉求,妇德至上、女不为文或是知书达礼、才德兼备。清中叶才媛经历一番进守的挣扎,将其巧妙消融,既修得了自身的素质,又恰到好处地迎合了社会的需求。经历了从“难己”到“悦己、释己”的“内”的修炼,养成了既愉悦自己又适合社会的品性。并对社会,做出恰当的回应——持家、守礼、交往。
   男性常用危楼、栏杆来规训女性,对清中叶的才媛而言,栏杆却成了闺阁空间的外延,“凭栏”更多的成了才媛自己的活动,在“游思”中惠己悦己。
   清中叶的才媛们以“绣”、“读”、“思”为主题,贯穿了女红、才学和情思,并渗透着无形的“德”。在社会期望与自我思想的冲突之中,清中叶的才媛们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虽在社会规范的束缚之下,但闺中内我的修炼,使其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游刃有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