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及引导研究
【6h】

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及引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1.思想品德

2.思想品德自主建构

3.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

一、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必要性

1.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从他律到自律转化的必要途径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重要表现

3.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可能性

1.大学生思想品德遵循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2.大学生蕴含着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积极因素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现实状况与制约因素

(一)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现实状况

1.从建构主体上看:群体积极与个体被动并存

2.从建构过程中看:思想观念与行动实践脱离

3.从建构结果来看: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偏差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因素

1.社会环境复杂化扰乱了大学生品德自主建构的内容信息选择

2.学校德育模式单一化,降低了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个体性诉求

3.大学生自身从众化消退了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积极性

三、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的基本原则

1.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3.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的统一

4.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选择的实践路径

1.运用理论讲授,启迪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动机意识

2.创设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行为能力

3.通过保障监督制度,推动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过程的有序进行

4.完善评估测评机制,保证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结果的合理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状况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国家、对社会、对整个民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当今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却与教育者和社会的期望有着较大的偏差,既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注重其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使其自主、能动地生成和建构自身的思想品德。而为了保证建构过程的有序性和建构结果的合理性,需要教育者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自主建构与教育者的价值引导统一起来。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论述了为什么要强调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及大学生何以能够进行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即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现实特状况,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的价值引导;继而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基本思路,既要在宏观上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又要在路径选择上,从理论讲授、实践活动、保障监督、评估测评四个方面推动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有序、合理的进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