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以城管执法为例
【6h】

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以城管执法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的阐述

2.1 新媒体概述

2.1.1 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

2.2.2 新媒体的特征

2.2.3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2.2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

2.3 治理与善治理论

第3章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3.1.1 危机管理意识基本树立

3.1.2 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初具规模

3.1.3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较为完善

3.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城管“暴力执法”为例进行分析

3.2.1 缺乏善用新媒体平台的意识

3.2.2 危机处理能力弱后于网民关切

3.2.3 信息不能及时、全面公开

第4章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对新媒体影响的认识不足

4.2 危机预防意识薄弱

4.3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容易“失控”

4.4 传统管理方式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5章 新媒体时代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

5.1 强化政府自身能力建设

5.1.1 树立危机意识,实行前馈控制

5.1.2 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

5.1.3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5.2 提升新媒体的服务水平

5.2.1 提升新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5.2.2 加强对新媒体的技术与法律规范

5.3 公众理性参与

5.3.1 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

5.3.2 培养公众在新媒体上的道德自律意识

5.4 实现政府、新媒体、公众的良性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我国也进入了一个公共危机高发期。近些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也带来了新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快速性,同时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中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改革带来了机遇,使其有了发展的新平台,但也给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挑战,由于新媒体自身信息传递的特殊性,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天的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该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政府该如何处理与新媒体的关系?该怎么借助新媒体进行公共危机管理?这都是新时期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尝试着思考和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对这一论题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体系,也可以给政府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帮助政府在实践中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处理公共危机。
  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方法。通过查找已有文献,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及不足。在具体分析时采用案例分析,使说明更直观和充分。文章在分析政府、新媒体、公众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时不是孤立的看待三者,而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分统结合,从整体论证。具体来说,文章论述了以下内容:
  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等内容。
  第2章对新媒体和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治理与善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政府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也要以这两大理论为基础。
  第3章介绍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然后结合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4章主要以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为例,探讨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5章阐述了可以从政府自身、新媒体、公众及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视角在新媒体时代提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
  通过文章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在新媒体环境下,相对于传统的政府是在危机发生后处理危机,今天的政府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用前馈控制代替反馈控制,注重危机的预防,政府要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减少引发危机的因素。第二,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新媒体、公众并不是孤立的参与者,而是要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真正提升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