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碎片化及其整体性治理--基于系统权变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6h】

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碎片化及其整体性治理--基于系统权变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本项研究的缘起及相关问题阐释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析

(一)县域政府

(二)就业服务及体系

(三)公共就业服务及体系

(四)新型城镇化

三、本项研究的方法、结构及创新意图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结构

(三)创新意图

第一章 文献检视与简要评价

一、文献检视

(一)国外相关文献检视

(二)国内相关文献检视

二、简要评价

第二章 概念工具与理论视角

一、棘手性难题审思:碎片化概念工具

(一)棘手难题与碎片化概述

(二)对象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外延拓展

(三)政府协同情境、范围与限度的约束条件:成本效益的权衡

二、适洽性理论视角:整体性治理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综述

(二)整体性治理的组织载体:总体改革思路与组织架构创设经验

(三)政府协同的作用模式:内部关系思维向度与外部关系角色定位

(四)政府协同系数的确定:程度与效度的影响变量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契合模型:“5×1”系统权变分析模型

二、理论假设: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命题判断

(一)总假设: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碎片化现象

(二)衍生假设:碎片化背景下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要素间关系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研地点概况介绍

(二)问卷设计

(三)访谈设计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采集

第五章 调研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服务对象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分析:均衡性与代表性

二、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三、总假设的验证:公共就业服务碎片化的表现形式

(一)环境超系统:地域及层次碎片化

(二)目标与价值分系统:目标及价值碎片化

(三)管理分系统:参与合作主体及协同机制的碎片化

(四)体制结构分系统:内容结构与职能程序的碎片化

(五)社会心理分系统:行为动机及文化氛围碎片化

(六)技术分系统:绩效管理及信息化体系碎片化

四、衍生假设的验证:运用多种量化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要素间关系

(一)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

(二)相关分析

(三)对应分析

(四)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变量影响观测变量总体均值情况

(五)因子分析

(六)回归分析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原因探究

一、基于总命题的讨论: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碎片化现象

二、基于衍生命题的讨论:碎片化现状的发散性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问题:城乡总体就业服务效果及服务满足需求程度差异性分析

(二)服务内容裂解性问题:公民文化程度、职业类型与其认为就业服务部门应着重加强的服务类型间对应关系

(三)服务职能整合与程序优化问题:就业服务部门服务效率与公民获得服务所履行相关程序的简便程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四)整合机制问题:就业服务部门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效果与其他相关变量关系

(五)服务需求评价要素问题:就业服务部门满足服务需求程度与其他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六)碎片化的主要决定性因素:碎片化表现形式的三维因子

三、原因探究:碎片化的症结与整体性治理改革的难点

第七章 对策思考与建议

一、整体系统与权变:地方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前瞻性改革模式

二、问题破解策略思索: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整体性治理策略

(一)环境超系统:建立地方政府间伙伴关系,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二)目标与价值分系统:重塑目标与价值体系,务求科学与平衡

(三)管理分系统: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协同模式,充分发挥整体协调优势

(四)体制结构分系统:实现机构及职能一体化,满足公民多样化需求

(五)社会心理分系统:积极探寻合作信任正向因素,打造整体团队精神

(六)技术分系统:系统开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网络体系

三、整体性治理机制:“六维一体”逻辑关系的形态与路径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未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根本动力。失业的治理是各国学术界与政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组成结构复杂,就业问题尤其显得凸出。 公共就业服务作为政府主动解决失业问题的一种重要职能途径,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改革目标,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问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解决就业严峻问题的关键是在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效用的最大化。 县域政府处于我国地方政府结构的基层,在未来城镇化的发展与就业服务政策实施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县域地方政府的治理改革正逐步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是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囿于其特殊的发展阶段与现实局限,存在诸多影响其应有功能发挥的问题。因此,在积极顺应世界地方政府治理改革潮流与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背景下,研究发展我国县域政府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课题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与实地调研观察基础上,以整体性治理为研究视角,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为依据,借助系统权变模型从不同角度针对我国鲁鄂两省典型县级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碎片化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并深入分析症结原因,据此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县域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本文写作的逻辑结构可分为以下九大模块: 第一模块:选题意义与研究起点。研究的开展首要的是研究主题的确定。本模块首先阐述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研究背景,表明现阶段开展中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价值,然后对本文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作出界定与阐释。 第二模块:文献检视与简要评价。搜集、梳理与分析国内外公共就业服务相关研究文献,并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作出总体评价,以为本文选题立意的确定、研究思路的构建、研究假设的提出以及研究重点的聚焦等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第三模块:概念工具与理论视角。针对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中的棘手难题,借助碎片化概念工具开展研究,并利用适洽的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明晰其要义精髓,以为本项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提供基本遵循。 第四模块: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本文选取“5×1”即“六要素”系统权变模型作为贯穿“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议题研究全过程的理论模型,同时根据文献研究理论成果与问卷调查结果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设。 第五模块: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根据前文的理论假设,针对系统权变模型所确定的六个系统开展变量的定义和测量、问卷设计与访谈规划,然后在山东省与湖北省地区选取十一个具有代表性与均衡性的县域样本展开调研活动,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第六模块:调研结果与数据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并结合访谈与实地观察材料的质性分析,客观验证前文相关理论假设,并深入挖掘公共就业服务要素间的关系机理。同时,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对调研结果作出阐释与分析。 第七模块:结果讨论与原因探究。全面总结与探讨数据材料验证假设的结果,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角度对公共就业服务碎片化的症结与整体性治理改革的难点展开探究。 第八模块:对策思考与建议。根据前文数据分析结果,运用历史、比较和规范研究法,以系统权变为分析模型,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集合“政治学”、“行政学”、“劳动经济理论”、“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碎片化现状提出破解策略。 第九模块:研究总结与展望。概述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指明本项研究存在的局限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议题的创新: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对于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文献的不足,本文选取东中部地区的十一个典型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研究议题的创新性。 (2)研究模型应用的创新:以美国系统与权变管理学派杰出代表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提出的“5×1”即“六要素”系统权变模型(即环境超系统、目标与价值分系统、体制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技术分系统分析模型)为框架,综合运用网络化治理、复杂科学理论、劳动经济理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制度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开展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问题的研究,这在国内学术界并不多见。 (3)研究视角应用的创新:整体性治理理论已逐渐成为国际上主导政府改革的理论范式,正在引起学界与政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我国县域政府面临的公共就业服务碎片化难题为出发点,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视角,从整体上构建新型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这在国内学术界同样鲜见。 (4)观点对策的创新:本文将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困境定位于“碎片化”,并运用前沿性的整体性治理理论,结合其深刻的系统权变内涵,在利用多种定量性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从“六维一体”的角度提出构建与完善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整体性策略,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政策咨询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