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策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6h】

高中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策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学习的分类

2.1.1 几种代表性的学习类型

2.1.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2.2 学习理论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学习策略

2.3.1 学习策略的定义和特点

2.3.2 学习策略的结构和分类

2.4 化学学习策略

2.4.1 化学学习策略的定义

2.4.2 化学学习策略的分类

第三章 化学概念性知识概述

3.1 有关“化学概念性知识”的说明

3.2 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3.3 概念性知识概述

3.3.1 概念概述

3.3.2 原理概述

3.4 中学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内容分析

3.4.1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

3.4.2 化学基本原理的分类

3.4.3 中学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内容列述

第四章 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4.1 从广义知识的分类谈概念性知识的类型和表征

4.1.1 从广义知识分类谈概念性知识的类型

4.1.2 从广义知识分类谈概念性知识的表征

4.2 从广义知识分类谈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4.2.1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4.2.2 概念的学习过程

4.2.3 原理的学习过程

4.3 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第五章 高中化学概念性知识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

5.1 调查问卷的编制

5.2 被试

5.3 调查研究的实施

5.4 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5.4.1 数据处理

5.4.2 宏观分析

5.4.3 中观分析

5.4.4 微观分析

第六章 化学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及教学对策

6.1 知识的注意和预期阶段

6.1.1 目标定向策略

6.1.2 动机激发策略

6.2 知识的习得和编码阶段

6.2.1 多重感知策略

6.2.2 复述策略

6.2.3 精细加工策略

6.2.4 组织策略

6.3 表征的转换和保持阶段

6.3.1 条件认知策略

6.3.2 反复练习策略

6.4 知识的提取和应用阶段

6.4.1 提取线索多样化策略

6.4.2 应用策略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21世纪,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保证未来公民生存和发展的趋势,《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习策略、信息加工等理论为基础,提出化学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分类,即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学习者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和对整个学习活动的调控;它包括化学认知策略、化学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一级策略,其中每个一级策略又可分为若干二、三级学习策略和具体的学习方法。
  “化学概念性知识”是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的,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和通则、化学理论、模型和结构。相比“化学理论性知识”,化学概念性知识的界定更为清晰、具体。在知识的学习过程理论和信息加工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化学概念性知识学习过程的四个阶段:知识的注意和预期、知识的习得和编码、表征的转换和保持、知识的提取和应用。
  然后依据前文的理论基础和已有的相关调查研究,我们自编了高中生化学概念性知识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主量表和16个分量表,每一分量表又分为若干子量表。问卷共61题,除第61题是开放性问题外,其余60道题目采用五分制,最后折合成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该题对应的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越高。随机抽取两个高二理科班进行匿名调查,得出相关结论。
  最后,我们提出每一阶段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该策略的定义和意义、实现途径以及教学对策进行说明。知识的注意和预期阶段——目标定向策略和动机激发策略;知识的习得和编码阶段——多重感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表征的转换和保持阶段——条件认知策略和反复练习策略;知识的提取和应用阶段——提取线索多样化策略和应用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