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二次开发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6h】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二次开发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新教材观的要求

1.1.3 提高教材适切性的要求

1.1.4 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必要性研究

1.3.2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研究

1.3.3 相关概念研究

1.3.4 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分类

1.3.5 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1.3.6 教材二次开发的分析框架与开发模型

1.3.7 国内外对于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小结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相关术语界定

1.5.1 地理教材

1.5.2 活动性课文

1.5.3 教材二次开发

2.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概述

2.1 理论支撑

2.1.1 地理科学理论

2.1.2 地理教学理论

2.1.3 学习理论

2.1.4 活动教学理论

2.2 分类与功能

2.2.1 活动性课文分类

2.2.2 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功能

3.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基于访谈观察的现状分析

3.1.2 基于问卷调查的现状分析

3.2 存在的问题

3.2.1 地理教师的素养方面

3.2.2 学校资源方面

3.2.3 课时安排

3.2.4 学生参与度

4.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原则、策略与实践

4.1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课标原则

4.1.3 学生中心原则

4.1.4 开放性原则

4.1.5 可操作性原则

4.2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策略

4.2.1 提升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4.2.2 整合活动设计的教学资源

4.2.3 增加活动设计的参与性

4.2.4 优化地理活动教学评价体系

4.3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实践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活动性课文是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叙述性课文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教材内容。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对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对相关部分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实现地理课程目标。本文以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现状及问题作为研究出发点,通过访谈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提出二次开发的原则和策略,为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以及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相关术语界定等,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第二部分为理论准备,首先阐述了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分别为学习理论基础、系统科学理论基础、地理教学理论基础、地理教材理论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地理活动教学理论基础等;接着基于实践的角度论述了本研究,比如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分类、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功能两个方面。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为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现状,并归纳了目前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现实问题和提高二次开发的成效提供现实基础。
  第四部分为原则和策略研究,依据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二次开发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课标原则、学生中心原则、开放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二次开发的策略包括提升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整合活动设计的教学资源、增加活动设计的参与性、优化地理活动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并对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中的“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具体的活动设计。
  第五部分为结语,分别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概括本课题研究依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可能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