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选择盲心理机制探索——基于记忆表征的视角
【6h】

选择盲心理机制探索——基于记忆表征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选择盲现象的研究现状

2.2 选择盲的心理机制

2.2.1 记忆表征理论

2.2.2 选择偏好理论

2.3 影响因素

2.3.1 选项相似性

2.3.2 虚假反馈

3 总体设计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框架

4 研究一选择盲现象的验证

4.1 研究1a:偏好条件下的选择盲

4.1.1 研究目的

4.1.2 方法

4.1.3 实验材料及程序

4.1.4 结果与分析

4.2 研究1b:非偏好选择条件下的选择盲

4.2.1 研究目的

4.2.2 方法

4.2.3 实验材料及程序

4.2.4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5 研究二 表征时间和特征提醒对选择盲的影响

5.1 研究目的

5.2 方法

5.3 实验设计

5.4 实验材料及程序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选择盲现象的产生

5.5.2 表征时间和特征提醒对选择盲出现比例的影响

5.5.3 选择盲的原因报告分析

5.6 讨论

6 研究三 选择盲心理机制探索

6.1 研究目的

6.2 方法

6.2.1 被试

6.2.2 实验设计

6.2.3 实验材料

6.2.4 实验程序

6.3 结果与讨论

7 总讨论

7.1 选择盲现象的验证

7.2 选择盲心理机制的探索

7.2.1 记忆表征对选择盲的影响

7.2.2 表征失败与提取失败在选择盲现象中的作用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选择盲目性(choice blindness)是指当人们的选择被暗中操纵时,个体不能觉察他们的偏好与决策结果之间的不匹配,是行为经济学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选择盲现象一经发现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有关选择盲现象的出现与发生机制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及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针对选择盲发生的认知机制的系统研究仍然匮乏,人们对选择盲发生机制的认识也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通过3个系列研究,围绕经典选择盲范式,在偏好条件和非偏好条件下分别验证选择盲现象,通过表征时间和特征提醒探讨记忆表征在选择盲现象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并从表征失败和提取失败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其心理机制,分为三个研究:
  研究一中,利用计算机编程,以经典选择盲为范本,验证在计算机程序条件下是否存在选择盲现象,为研究二和三奠定基础,并设置非偏好情境,探索非偏好情境下的选择盲现象。结果发现,偏好条件和非偏好条件下中国被试都存在选择盲现象。
  研究二中设计2×3被试间设计,探讨表征时间和特征提醒对选择盲现象的影响,并从表征方式的角度分析真实反馈和虚假反馈中被试的原因报告。结果发现,表征时间不同,选择盲觉察比例间差异显著,表征时间越长,选择盲现象出现的比例越低;相对于无提醒条件,有提醒时选择盲现象出现的比例显著减少;表征时间与提醒交互作用不显著。在真实反馈和虚假反馈中,原因报告在整体表征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二结果表明记忆表征会影响选择盲现象的产生,但是没有说明表征失败和提取失败的关系,研究三从选择盲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具体选择出发,对选择盲内省报告的范式上进行改进,探索表征失败理论和提取失败理论在选择盲现象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对偏好图片和非偏好图片的是否判断中存在以下四种情况:对真实偏好图片做肯定反应且对虚假反馈图片做否定反应(觉察);对真实偏好图片做肯定反应且对虚假反馈图片做肯定反应(提取失败);对真实偏好图片做否定反应且对虚假反馈图片做肯定反应(表征失败);对真实偏好图片做否定反应且对虚假反馈图片做否定反应(表征失败),其中,表征失败反应最多。上述结果表明,选择盲现象具有稳定性,记忆表征理论从认知的视角对选择盲现象进行了解释,表征失败和提取失败可能都是选择盲的发生机制,但表征失败可能是选择盲现象产生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