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进化——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个案研究
【6h】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进化——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1.3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

1.3.1 小组合作机制

1.3.2 社会网络分析

2 对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机制建立的描述

2.1 个案选取及介绍

2.2 组建原则

2.3 小组组建过程

2.3.1 关系数据的收集

2.3.2 关系数据矩阵的形成

2.3.3 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分析——块模型分析

2.3.4 社会网络的形式化表达——社群图

3 对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机制进化的描述

3.1 小组合作之初始阶段

3.1.1 初始阶段的关系数据矩阵

3.1.2 初始阶段的社群图分析

3.1.3 初始阶段的密度分析

3.1.4 初始阶段的中心性分析

3.2 小组合作发展之第—阶段

3.2.1 合作阶段一的关系数据矩阵

3.2.2 合作阶段一的社群图分析

3.2.3 合作阶段一的密度分析

3.2.4 合作阶段一的中心性分析

3.3 小组合作发展之第二阶段

3.3.1 合作阶段二的关系数据矩阵

3.3.2 合作阶段二的社群图分析

3.3.3 合作阶段二的密度分析

3.3.4 合作阶段二的中心性分析

4 对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机制进化的解释

4.1 由初始阶段向合作发展之第一阶段进化的原因分析

4.1.1 社群图的对比-归因分析

4.1.2 密度的对比-归因分析

4.1.3 中心性的对比-归因分析

4.2 由合作发展之第一阶段向合作发展之第二阶段进化的原因分析

4.2.1 社群图的对比-归因分析

4.2.2 密度的对比-归因分析

4.2.3 中心性的对比-归因分析

4.3 整体分析-教师指导策略及小组合作策略

4.3.1 教学管理者-教学及指导策略

4.3.2 小组成员-小组合作策略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搜集了有关社会网络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机制等方面的资料,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选取网络环境下的一个合作小组作为个例——华中师范大学于2014年春季学期开设的一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共享课——《学习心理学》网络课堂中的一个小组;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个案小组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小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在小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机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后根据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收集的相关信息来解释网络环境下个案小组合作机制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今后在指导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哪些策略。
  通过上述研究,①科学地得出了在网络课堂中确实凝聚出了所选取的个案小组,其中小组内的5名成员联系较为密切;②整个合作过程中小组网络呈现前期密度大幅度上升,后期小组网络密度有所降低的现象,经过分析这要归因于合作进行到后期,成员对课程的新鲜感降低,积极性下降,且没有老师或助教的引导这一方面;③组内成员A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与其学习风格以及他对课程的兴趣是分不开的;④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个案小组内成员B积极变化、成员E消极变化的原因都可以归结到他们是否对课程以及课程学习任务感兴趣上;⑤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成员A与成员C的交流密切,成员F与成员G在合作发展之第二阶段的紧密联系都让我们发现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熟悉的人交流;而成员A、C、F三人始终处于“活跃圈”,成员D逐渐融入“活跃圈,”成员G始终游离在“活跃圈”之外,则告诉我们学习风格以及认知风格也会对小组的合作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而以上研究的结果不仅为网络课堂中教学管理者在教学以及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教学与指导策略,还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提供了一定的小组合作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