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仁山绘画题跋研究
【6h】

苏仁山绘画题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十九世纪的广东与苏仁山绘画

(一)十九世纪的广东

(二)苏仁山绘画的产生

二、苏仁山绘画题跋文字的内容分类

(一)对画面作解释说明

(二)运用神话故事、文史典故

(三)对道、佛等相关题材的关注

(四)对书论、画论的见解

(五)记述生平

三、苏仁山绘画题跋的文体、书体及落款

(一)文体自由

(二)书体多样

(三)落款、用印多样

四、苏仁山绘画题跋的画面布局

(一)文字与画面形象保持距离

(二)文字逼近画面形象

(三)石头上的题跋

(四)“画中画”上的题跋

(五)“八破图”式不规则分布

五、苏仁山绘画题跋的多重来源

(一)接受碑刻题字的影响

(二)以道符、道经入画

(三)清代自由派画风的影响

(四)吸收俗文俚语作跋

六、苏仁山绘画题跋中的内心世界

(一)孤独的内心自述

(二)简淡为上的书画观

(三)尊儒反儒的矛盾心理

(四)向往大同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苏仁山(1814-1850)是清道光年间广东顺德的画家。他作品上的题跋以‘大’、‘满’、‘杂’著称,笔触狂放不羁。表面看似儿童涂鸦般随意布置的绘画题跋,却包含了深刻且独特的内涵,是研究19世纪广东人物画史不可或缺的图像资料。
  本文分六章来探讨苏仁山的绘画题跋艺术。第一章对苏仁山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绘画的产生做大致的勾勒;第二章对苏仁山绘画题跋文字的内容对象做分类归纳;第三章对苏仁山绘画题跋的文体、书体及署款用印情况进行分析;第四章对苏仁山绘画题跋的画面布局进行分类描述,包括题跋文字逼近画面,石头上、画中画上的题跋等多种特殊形式;第五章从题跋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分析苏仁山绘画题跋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第六章对苏仁山跋文中所体现的内心世界做深入探讨,便于进一步剖析苏仁山绘画题跋产生的心理动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