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主要特色和不足之处

一、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涵义与特征、分类及意义

(一)时事政治教育的涵义与特征

1.时事政治教育的涵义

2.时事政治教育的特征

(二)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形式的分类

1.教育教学与服务教育形式

2.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

3.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4.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三)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趣味性

2.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二、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现状

(一)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时政教育不受重视

2.时政教育内容的形式化

3.中学生缺乏正确的态度

4.思政教师自身存在问题

5.时政教育存在方法不当

(二)中学时政教育存在亮点

1.时政研究的文献渐增多

2.时政教育越来越受关注

三、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时政教育环境的新变化

1.新媒体迅速发展推动学生行为的变化

2.国内环境形势变化带来思想观念变化

3.国际形势变化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判断

(二)中学时政教育对象的特点影响

1.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2.价值判断渐功利化

3.自我约束控制较弱

(三)思政教师的局限

1.思政教师对时政研究度不够

2.思政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四)时政教育方法欠缺

1.时政教育的内容过于简单化

2.现代技术没有在课堂上展现

3.思政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四、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

1.正确认识时政教育的作用

2.营造良好的时政教育氛围

3.要积极搭建多方育人桥梁

(二)丰富时政教育内容

1.注意新鲜性 有趣事件最吸睛

2.注意时效性 热点事件最聚光

3.注意综合性 重大事件最动人

4.注重针对性 明确主题最重要

(三)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1.端正学习态度

2.转变学习方式

3.培养学习兴趣

(四)思政教师要提升水平

1.强化对时政的深入研究

2.不断丰富时政的知识储备

3.要提升课堂的教学技能

(五)改进时政教育方法

1.注重时政课堂上主体的发挥

2.要转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

3.利用现代技术服务时政教学课堂

4.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时政课堂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信息化的科技浪潮,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对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生活状态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当今,国际形势波诡云谲,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宗教和国家等因素引起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难民危机等传统与非传统因素,时刻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教育变革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矛盾和问题频发,相关信息影响着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尤其国际热点话题,社会突发事件以及思想上的困惑都会带来的相应问题,无疑对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新形势和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切实加强对中学生实行时事教育,指导和引导中学生了解和认识相关形势和政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意识,提高中学生对社会现象是非的鉴别力和思考力,进而为培养社会合格的建设者提供条件。
  本文以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以及调查研究,对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对策,为中学时事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主要界定了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涵义、特征及分类和意义,并总结出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特点,按照教育形式的不同划分为四种教育形式,要遵循的原则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指出取得成绩以及存在问题的两个方面,重点阐述存在的具体问题。
  第三部分分析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别从校内外环境,新时期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说明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对策。
  第四部分提出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对策,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课堂育人到学生主体等方面,重点阐述对策的实用性,切实实现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