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语素义和词义研究
【6h】

《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语素义和词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

1.2.2 具体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方法

2.《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所涉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2.1 《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所涉语素分析

2.2 《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所涉语素义分析

2.3 《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所涉语素形音义关系分析

2.3.1 一形一音一义

2.3.2 一形一音多义

2.3.3 一形多音多义

2.3.4 一形多音一义

2.3.5 小结

2.4 语素的形音义关系可能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

2.4.1 一形一音一义可能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

2.4.2 一形一音多义可能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

2.4.3 一形多音多义可能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

2.4.4 一形多音一义可能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

2.5 小结

3.《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语素义与词义关系分析

3.1 《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式动词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的具体分析

3.1.1 完全透明

3.1.2 比较透明

3.1.3 比较隐晦

3.1.4 完全隐晦

3.2 不同梯级的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3.2.1 完全透明的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3.2.2 比较透明的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3.2.3 比较隐晦的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3.2.4 完全隐晦的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3.3 小结

4.《等级划分》高级联合动词词义透明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4.1 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4.1.1 语素的教学

4.1.2 联合式动词的教学

4.2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启示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以下简称《等级划分》)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程测试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其中的《汉语国际教育用分级词汇表》将词汇分为普及化等级、中级和高级,共11092个词语,其中高级部分4175个词语。我们主要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对词汇等级划分高级部分所包含的650个联合式动词进行分析,合并那些所涉语素的语素义相同的义项,最后整理归纳出这些动词含有796个语素、987个语素义和667个义项,进而研究这些动词的词义透明度,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796个语素中,某个语素出现的频率越高,则这类语素的数量一般越少。987个语素义中,某个语素义出现的频率越高,那么这类语素义的数量一般越少。就796个语素的形、音、义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而言,一共存在一形一音一义、一形一音多义、一形多音多义和一形多音一义这四种类型。一形一音一义和一形一音多义的语素数量都很多,一形多音多义的语素次之,一形多音一义的语素最少。
  我们将词义透明度划分为四个梯级:完全透明、比较透明、比较隐晦和完全隐晦。667个义项中,63.87%的词义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对于完全透明的义项,我们分为词义与语素义相同和词义是语素义的组合两种类型加以分析。32.38%的词义透明度为比较透明,对于比较透明的义项,我们依据符淮青对词义的暗含内容的分类,将其分为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说明。只有23个词义透明度为比较隐晦,2个词义透明度为完全隐晦,一共占全部义项数量的3.75%。由此可知词义透明度为透明的数量远远大于词义透明度为隐晦的数量,这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同时不同透明度的词义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通过分析语素义和词义,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要善于利用语素的形、音、义三个层面的相关联系来以旧带新,贯通所学,从而将语素、语素义和词义编织在一张张大网中。总体来说,对于词义透明度为完全透明的动词,汉语教师一般可以采取“语素——词”的教学方法,但是要注意多义语素和同形语素的教学。汉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高频常用、构词能力强、语义集中、语素显义度高的语素进行教学。对那些比较透明的词义,汉语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法、语义搭配法和语境法。对于词义透明度为比较隐晦的动词,汉语教师可以采用集中整词讲解的方式和语境法,有些动词仍可利用语素义来帮助推知词义。对于完全隐晦的动词,汉语教师也可运用语境进行教学,有些动词还可以进行一定的文化教学。无论一个动词的词义是否透明,课后的拓展练习和阅读训练都是必要的。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要善于利用语素义来理解和推测词义,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猜测词义,此外还应注意平时对语素和语素义的积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