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探析
【6h】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对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直接的研究

(二)对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间接的研究

(三)与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相关的回忆录

三、研究内容及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内容

(二)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形成

一、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二、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反封建的革命新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

三、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1917—1922)

(二)发展阶段(1922—1923)

(三)成熟阶段(1923—1931)

第二章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敌人

(一)认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丑恶本质

(二)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

二、重视工人教育思想

(一)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二)启发工人的思想觉悟

三、强调建立工人运动统一战线

(一)加强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

(二)建立工人阶级与外部力量的统一战线

第三章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特点

一、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实践性

(一)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来源于实践

(二)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指导实践

二、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科学性

(一)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符合中国工人运动的实际状况

(二)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符合中国国情

三、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创新性

(一)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理论创新

(二)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对策创新

第四章 对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评价

(一)丰富了毛泽东工人教育思想

(二)丰富了毛泽东工人运动统一战线思想

二、推动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推动早期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促进了早期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三)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当代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反封建的革命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其发展阶段主要包括萌芽时期、发展时期以及成熟时期三个阶段。萌芽时期即1917年至1922年,林育南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于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粤汉铁路第一次大罢工和汉口人力车夫大罢工。发展时期即1922年至1923,这一时期,林育南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开始正式领导武汉地区的工人运动,如汉阳钢铁厂罢工、粤汉铁路第二次罢工等,工人运动思想亦得到发展;成熟时期即1923至1931年,林育南不再局限于领导湖北地区的罢工运动,领导了京汉铁路大罢工这一全国范围内的罢工运动,加之他之后的革命历程,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也随之进一步发展成熟。
  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林育南从理论方面论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性,并指出早期工人群众的敌人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张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其次,林育南十分重视工人教育,通过开办工人夜校、讲习班等活动来启发工人觉悟,并在这个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工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后,林育南主张建立工人运动统一战线,林育南认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强大,单凭工人阶级的力量很难战胜他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
  林育南在共产党成立初期就能意识到工人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而且看到中国工人运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有先进性的整改意见,林育南的工人运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史上重要理论成果,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