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重社会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及其调节因素
【6h】

多重社会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及其调节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1 社会分类

2.1.1 社会分类在社会认知中的功能

2.1.2 社会分类对社会认知的消极影响

2.2 多重社会分类

2.2.1 交叉分类范式

2.2.2 共同内群体模型

2.2.3 社会身份复杂性

2.2.4 多重社会身份

2.3 印象评价

2.3.1 印象评价的内容维度

2.3.2 印象评价的影响因素

2.4 多重社会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

2.5 多重社会分类影响印象评价的认知解释

2.5.1 去分类化(个体化)

2.5.2 再分类

2.5.3 社会距离

2.6 现有研究评价

2.7 研究构想与假设

3 研究一 多重社会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程序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4 研究二 多重社会分类的刻板化程度对印象评价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程序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5 研究三 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关系对多重社会分类影响印象评价的调节作用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研究设计和程序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6 总讨论

6.1 多重社会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及调节因素

6.2 研究局限

6.3 未来研究展望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三个研究,将多重社会分类策略运用到人际交往层面,并从两方面探讨多重社会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一方面考察多重分类能否提升印象评价(研究一),另一方面探讨多重分类影响印象评价的适用条件(研究二和研究三)。
  研究一通过呈现不同的身份信息比较了简单分类和多重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发现简单分类条件下的印象评价更为刻板化,多重分类能够提升整体印象评价和人际交往意愿并修正刻板印象内容的偏差,同时多重分类提供的丰富信息有利于被试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多重分类的刻板化性质对印象评价的影响。采用身份扩展任务和直接呈现法比较刻板化多重分类和非刻板多重分类对整体印象评价、刻板印象内容、人际决策和交往意愿的影响的差异。身份扩展任务的目的是引导被试自主进行多样性思考,然而结果发现被试在扩展非刻板身份时较为困难,表明个体很难在短时间内自主突破刻板印象的限制。但即使如此,有意克制刻板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印象评价。直接呈现法的结果发现,非刻板多重分类能够提升印象评价、交往意愿和改善刻板印象,而刻板的多重分类反而会导致印象评价变得更为消极。
  研究三采用3(分类方式:简单分类、多重一致分类、多重不一致分类)*2(目标身份:内群体成员、外群体成员)的被试内设计考察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对多重分类影响印象评价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调节了多重分类对印象评价的影响,分类方式的变化对内群体成员的印象评价无影响,但多重分类显著提升了外群体成员的印象评价。
  综合三个研究的结果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相比于简单分类,多重分类有利于提升印象评价和人际交往意愿,减少刻板印象;单独使用多重分类策略时需注意类别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以防止类别的刻板化联结产生负作用;多重分类对印象评价的提升作用受到目标身份的调节,多重分类的积极效应在目标为外群体成员时更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