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衣芽孢杆菌C和L-3菌株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6h】

地衣芽孢杆菌C和L-3菌株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农作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1.1.1抗病生物防治的机理

1.1.2抗病生防因子种类

1.2生物菌剂

1.3地衣芽孢杆菌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

1.3.1应用于医药

1.3.2应用于饲料加工

1.3.3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

1.3.4生物表面活性剂

1.3.5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

1.3.6应用于刺激作物生长

1.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供试菌株

2.1.2菌株的分离和筛选培养基

2.1.3鉴定专用培养基

2.1.4供试试剂

2.1.5供试作物种子

2.1.6主要仪器

2.2试验方法

2.2.1细菌的鉴定

2.2.2菌株C和L-3抑菌活性的研究

2.2.3菌株C和L-3对作物刺激生长作用的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菌株鉴定结果

3.1.1菌体的形态特征

3.1.2菌株的培养特征

3.2.3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3.2菌株C和L-3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

3.2.1抑菌范围测定

3.2.2抑菌实质研究结果

3.2.3蛋白粗提液的稳定性测定

3.3菌株C和L-3对作物生长的刺激作用研究

3.3.1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3.3.2活性物质的初探

3.3.3小麦盆栽试验

3.3.4玉米田间试验

4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通过常规微生物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和L-3在分类学上均属于地衣芽孢杆菌。经对两菌株摇瓶发酵液抑菌活性初步测定,表明其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maydi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等11种植物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根癌土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花生青枯病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等6种病原细菌基本无抑制活性;以玉米小斑病菌为指示菌,对两菌株发酵液的除菌上清和菌体,分别进行了活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活菌体有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物质均在发酵培养的过程中产生,该活性物质可被60%固体(NH4)2SO4沉淀,初步确定此类活性物质为蛋白质。 以小麦、玉米、白菜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在室内测定两个菌株发酵液对三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菌株的除菌上清液中含有可刺激作物种子萌发的活性物质,且对所试的禾本科作物种子促进萌发的效果较好,而对白菜种子则不明显。试验确定了此活性物质并非培养基中的营养组分,而是在发酵培养的过程中,由菌体分泌产生的代谢产物。通过尾穗苋黄化苗子叶苋红合成法测定,此类活性物质可能是细胞分裂素。 通过小麦盆栽和玉米田间试验,分别测定了菌株C和L-3的发酵液对作物生长的刺激作用,在所设置的三个处理,即:喷叶、灌根和喷叶+灌根处理中,喷叶+灌根处理的效果最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