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分析——以中小板上市企业为例
【6h】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分析——以中小板上市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2 企业融资理论研究

2.2.1 融资结构理论

2.2.2 企业金融周期理论

2.3 融资方式研究

2.4 融资效率研究

2.4.1 融资效率的涵义研究

2.4.2 融资效率的评价研究

3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3.1 融资成本

3.2 资金利用率

3.3 融资主体自由度

3.4 融资风险

3.5 资本市场的成熟度

4 研究设计与方法

4.1 样本选择

4.2 指标的选取

4.2.1 融资方式指标

4.2.2 融资效率指标

4.3 描述性分析

4.3.1 融资方式分析

4.3.2 融资效率分析

4.3.3 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分析

4.4 分析结论

5 对策建议与展望

5.1 对策建议

5.1.1 完善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5.1.2 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5.1.3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市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样本名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市场化,中小企业逐渐成长为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有活力,主要取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在为国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较少的占用国家金融资源,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及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于融资效率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融资效率的概念。本文认为,企业融资过程应该包括资金的来源、资金的用途以及资金使用的风险。融资效率应该是企业在控制一定风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并将资金进行有效利用,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能力。根据本文对于融资效率的定义,本文分别从资金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主体自有度、融资风险以及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等五个因素,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别分析了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然后,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权益留存率作为表示融资方式的指标,选取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速动比率作为衡量企业融资效率的指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论,本文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外部政策环境以及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高低与优序融资理论一致,即融资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内源融资方式、债权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方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资产负债率与融资效率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权益留存率与融资效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债权融资的比例略高于权益性融资,且内源融资的能力较差。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应通过自身建设,提高内源融资的能力,提高融资效率。同时,政府应通过资本市场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确保融资渠道的畅通。当然,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只选取了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只选用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等,后续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