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双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
【6h】

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双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危害

1.2 大肠杆菌病原学

1.2.1 生理生化特性

1.2.2 流行病学

1.3 大肠杆菌致病机制

1.4 大肠杆菌防治

1.4.1 药物防治

1.4.2 疫苗防治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及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病料、菌株和培养条件

3.1.2 试剂及主要仪器

3.1.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3.1.4 试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分菌鉴定

3.2.2 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4 结果与分析

4.1 分离鉴定试验结果

4.1.1 培养特性

4.1.2 PCR鉴定结果

4.1.3 毒力基因检测

4.1.4 PCR分群试验结果

4.1.5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2 重组自杀性质粒pRE△iucb的构建

4.2.1 iucB基因上下游片段的扩增

4.2.2 质粒pSK△iucB的构建

4.2.3 质粒pRE△iucB的构建

4.3 缺失株的筛选和鉴定

4.4 突变株生长特性的研究

4.5 缺失菌株对小鼠的毒力试验及LD50的测定

5 讨论

5.1 ExPEC流行病学

5.1.1 流行规律

5.1.2 PCR分群

5.1.3 药敏试验

5.2 ExPEC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5.2.1 基因工程疫苗

5.2.2 靶位基因的选择

5.2.3 重组自杀性质粒的构建

5.2.4 基因缺失株的筛选鉴定

5.2.5 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培养特性

5.2.6 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学术界根据其临床致病性将其分为三类:共生型大肠杆菌,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共生型大肠杆菌与宿主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并伴随其终生,经粪便散播到周围环境中,一般不致病;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少数宿主的肠道内和环境中,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一般不会引起肠道外的感染,但免疫力低下时会出现肠道外的感染;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可使不同的宿主发生泌尿道感染(UPEC)、脑膜炎(NMEC)、败血症(Septicemia)、肺炎(Pneumonia)、腹膜炎(Pleurisy)及其它肠外软组织感染(Soft Tissue Infections),因此受到医学界普遍关注,ExPEC与其他病菌的混合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以上所述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危害我们开展了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临床分离的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研究,掌握ExPEC的流行病学规律,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打下基础;另外开展了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ΔkpsM-ΔiucB双基因缺失菌株构建及疫苗的研制工作,希望得到有效控制ExPEC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选取病猪肺脏、肝脏、脾脏、脑、气管、关节部位的病料,进行分离培养、PCR鉴定试验,得到50株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这些菌进行了毒力基因扩增,遗传群系鉴定、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具有2个及以上毒力基因,遗传群系以A、B1群系为主,敏感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头孢类药物,但是临床上起作用的药物非常有限,耐药现状严重。⑵以本实验室成功构建的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强毒株PCN033单基因缺失菌ΔkpsM为受体菌,缺失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PCN033iucB基因菌株为供体菌进行接合转移,构建不含抗性的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ΔkpsM-ΔiucB的双基因缺失突变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毒力进行了研究。测定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亲本菌PCN033和ΔkpsM-ΔiucB双基因缺失菌株在昆明小鼠体内的毒力,计算LD50的值。结果显示,与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亲本菌PCN033比较,双基因缺失株ΔkpsM-ΔiucB的毒力降低了约148倍。这就为临床上研制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张茹;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学科 兽医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焕春,汤细彪;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猪;
  • 关键词

    生猪养殖; 大肠杆菌; 肠外致病; 菌株鉴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