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风险评估下生猪保险需求研究
【6h】

风险评估下生猪保险需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农业保险需求文献综述

1.2.2 农业风险评估及保费厘定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保险的需求理论

2.2 风险分析理论

2.2.1 定性分析方法

2.2.2 定量分析方法

2.2.3 综合分析方法

2.3 准公共物品理论

3 生猪疫病对生猪生产的影响

3.1 养殖户对于疫病影响状况的认知

3.2 不同规模养殖户对于生猪疫病影响的认知

3.3 养殖年限不同的养殖户对于生猪疫病影响的认知

4 我国生猪重大疫病风险度量与评估

4.1 数据与研究方法

4.1.1 我国重大生猪疫病损失数据的收集和模拟

4.1.2 生猪疫病损失模型的构建

4.1.3 重大生猪疫病风险的度量

4.2 我国生猪重大疫病风险的实证分析

4.2.1 我国生猪疫病风险的总体特征

4.2.2 我国重大生猪疫病风险分布模型的建立

4.2.3 我国生猪疫病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4.2.4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农户视角下我国生猪保险需求研究

5.1 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5.1.1 数据来源

5.1.2 调查农户特征的统计描述

5.2 农户对购买生猪保险意愿的交互分析

5.2.1 农户个体特征同生猪保险购买意愿的交互分析

5.2.2 农户经营特征与生猪保险购买意愿的交互分析

5.2.3 农户生产意愿与生猪保险购买意愿的交互分析

5.2.4 农户投保感知与生猪保险购买意愿的交互分析

5.2.5 农户保险认知与生猪保险购买意愿的交互分析

5.3 养殖户生猪保险需求影响的计量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5.3.1 计量模型构建

5.3.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动物食品消费大幅增加,由此推动了畜禽产业的高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我国已发展成为畜禽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畜禽产业在改善国人食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及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相伴随的动物疫病风险问题也愈演愈烈,逐渐上升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并且还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生猪保险作为生猪养殖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成功地实现将农业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予以分摊,在保障我国养殖业稳定发展,控制疫病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生猪保险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养殖户对生猪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造成这种现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生猪保险保费制定不合理,导致生猪保险价格与价值出现较大的偏离,是致使农户生猪保险购买意愿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从疫病风险角度,构建了我国生猪疫病风险分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猪疫病灾害风险进行了有效度量,旨在为我国生猪保险费率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从养殖户的角度出发,根据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实证方法分析造成我国生猪保险购买需求不足的原因。
  首先,本文先对生猪风险评估及生猪保险需求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相关梳理和阐述,其次对本文所需的相关理论基础也进行了介绍分析,以期为之后的研究分析打好基础。
  其次,以我国生猪养殖业重大疫病为例,通过将疫病风险与生猪死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运用极值POT模型对我国生猪疫病灾害损失尾部分布进行了有效拟合,构建了我国生猪重大疫病损失的广义Pareto分布模型。并利用风险价值法,实证分析和度量了我国生猪疫病发生的风险水平,计算出我国不同等级的生猪疫病风险损失的95%置信区间,构建了我国生猪疫病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
  随后,基于养殖户的视角,利用四川省资阳市实地调研所获取的188户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资料展开实证分析,以我国生猪保险的购买意愿为切入点,从微观视角研究了生猪保险作为生猪疫病风险管理重要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养殖规模、养殖意愿、投保程序、养殖保险了解状况、保费补贴政策了解程度,疫病状况是影响养殖户生猪保险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而对生猪保险发挥对疫病风险控制作用产生重大的影响。
  最后,通过对我国生猪重大生猪疫病灾害风险的分析评估及养殖户生猪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强化风险研究,构建疫病风险分布模型;逐渐构建畜牧业商业保险,形成全方位的畜牧保险体系;制定有效地防控政策,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我国畜牧业养殖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完善扑杀补偿机制;完善我国生猪保险法律法规,修改或调整生猪保险条例中不合理成分;实施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加强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