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茶馆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研究
【6h】

武汉茶馆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 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3 文章主要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武汉古代茶馆的历史变迁

1 唐代之前武汉茶馆尚未萌芽

2 唐代武汉出现提供茶水、具备休憩功能的茶馆

2.1 唐代武汉地区茶业的发展

2.2 唐代武汉茶馆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2.3 唐代武汉茶馆的形式与功能

3 宋代武汉茶馆随城市经济发展而兴盛

3.1 宋代武汉地区茶业的发展

3.2 宋代武汉茶馆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3.3 宋代武汉茶馆的形式与功能

4 元明清武汉茶馆持续繁荣

4.1 元代武汉茶馆承上启下

4.2 明清茶馆武汉茶馆全面兴盛

5 近代武汉茶馆在社会动荡里兴衰

6 小结

第三章 武汉现代茶馆的发展

1 武汉现代茶馆的类型与特点

1.1 品牌茶企的连锁茶馆

1.2 个性化私人茶馆

1.3 综合型茶馆

1.4 西式茶馆

2 小结

第四章 武汉现代茶馆的历史继承与发展

1 茶馆形式与功能的继承

2 茶馆客户群体的继承

3 茶馆文化的继承

4 小结

第五章 武汉茶馆未来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处两江交汇之处的武汉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武汉茶馆最早出现在唐代,本文梳理了武汉茶馆从出现至今随历史上茶业发展与城市发展而变迁的全过程,填补了清代之前武汉古代茶馆历史研究和现代武汉茶馆现状研究的空白,通过调研,对现有茶馆做出大致分类,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并指出一些现存的阻碍其未来发展的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剖析了现代茶馆对古代茶馆的历史继承与发展,最后结合湖北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武汉茶馆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武汉茶馆的萌芽比全国茶馆萌芽要稍晚一些,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代,当时茶馆是路边茶棚等简单形式,功能是提供茶水以解渴和提供歇脚的场所。到商业经济发达的宋代,新兴的市民阶级成为茶馆的主要客户群体,武汉茶馆规模变大、出现多层的茶楼,有花草书画等布置装饰,功能则增添了饮食、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信息交流、聚会社交等,明显多元化起来。元代则延续了宋代的基本形式和功能,没有太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已经开始利用茶馆来监督社会舆论。明代汉口产生并迅速发展,到清代汉口成为武汉新的商贸中心,也为新的茶馆集中区,主要有适合日常休闲娱乐的风景区茶馆,热闹喧嚣的市井茶肆,还有未记录在案的露天茶馆。满足解渴和休息的基本需求仍是露天茶馆和市井茶馆的主要功能,档次较高的茶馆的休闲娱乐功能和商业信息交流功能则是更加突出。
  清末到近代,茶馆不仅没有因为时局动荡而衰落,反而逆流而上爆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成为各个阶层都聚集、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武汉茶馆的数量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最高峰,茶馆业进入最为繁盛的时期。到1938年武汉沦陷导致经济急速衰退,人们忙于活口和躲避战乱,茶馆业因此日渐衰落。建国后实行公私合营,存留不多的茶馆多被用来和餐饮结合。文化大革命中茶馆被当作“四旧”清除,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茶楼才日渐复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茶馆又被重视起来,中高档茶馆如雨后春笋在武汉发展起来。
  现代武汉的建设使得武汉茶馆也有了新面貌。通过对武汉现代茶馆的调研,将其大致分为品牌连锁茶馆、个性化私人茶馆、综合性茶馆和西式茶馆这四个类型。品牌连锁茶馆一般具有茶馆装修风格与品牌风格保持一致的特点,经营模式以存茶、办卡等一次性高投入的方式来留住客户,并选择武昌洪山广场、水果湖、东湖片区集中开设大规模高档次茶馆。三公消费限制导致的高消费锐减和店员(茶艺师)流动性大导致目前经营也面临较严峻的形势。个性化私人茶馆选址没有明显规律性,经营的风格随经营者喜好,经营茶类不受限制,经营者往往直接对接客户,服务项目多元化特点很显著。综合型茶馆将喝茶与餐饮、娱乐结合在一起通过扩大茶馆所提供的服务范围来扩大客户群体的范围,其稳定发展需要经营者找到自身在市场中的准确定位并且随行就市、牢抓盈利点,不然极其容易丧失自主权,成为市场动荡时的牺牲者。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式茶馆在武汉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西式茶馆创造出一种自主、轻松、平等的饮茶环境,引导了新的饮茶方式和茶文化潮流,有不少经验值得传统中式茶馆借鉴和学习。
  武汉茶馆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虽有过断层,但在形式、文化等方面仍有较为明显的历史继承。个性化私人茶馆延续了满足小众群体需求的茶馆模式,综合型茶馆则是继承了宋代开始茶馆发展出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思路,品牌化茶馆的连锁经营方式是新颖的,但通过女性店员来招揽客户的方式与古代茶馆是一脉相承的。武汉茶馆具有平民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特点,其中娱乐文化中的曲艺文化在现代茶馆中传承不足。从古到今不论茶馆怎么发展和变化,其经营都是基于满足人性的基本需求,即饮食、社交和文化追求。
  目前茶行业面临转型,传统的茶馆行业也遭受不小的冲击,如何结合湖北茶业的优势和武汉茶馆文化,打造具有武汉风味的“汉派茶馆”,使得武汉茶馆保持长久的活力与生命力,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著录项

  • 作者

    周令欣;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 学科 茶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倪德江;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美食学;
  • 关键词

    武汉茶馆; 历史变迁; 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