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敏色素StPHYF在马铃薯块茎形成中的功能鉴定及机制解析
【6h】

光敏色素StPHYF在马铃薯块茎形成中的功能鉴定及机制解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1前言

1.1马铃薯的起源及驯化

1.1.1马铃薯起源与传播

1.1.2马铃薯的食用及利用价值

1.2马铃薯块茎形成

1.2.1马铃薯块茎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1.2.2温度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

1.2.3光介导马铃薯块茎形成

1.2.4高糖促进马铃薯试管薯块茎形成

1.2.5氮影响马铃薯块茎形成

1.3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1.3.1光质与植物生长发育

1.3.2光强与植物生长发育

1.3.3光周期与植物生长发育

1.4光受体介导植物光响应

1.4.1红光/远红光受体介导植物生长发育

1.4.2蓝光受体介导植物生长发育

1.4.3紫外光受体介导植物生长发育

1.5光敏色素介导马铃薯块茎形成

1.6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

2.1.2菌株及载体

2.1.3引物

2.2实验方法

2.2.1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DNA抽提

2.2.3 RNA的抽提

2.2.5 PCR和qRT-PCR

2.2.6质粒小量抽提、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质粒酶切及载体构建

2.2.7农杆菌电击

2.2.8烟草瞬时表达及荧光定位

2.2.10免疫共沉淀(Co-IP)

2.2.11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薯片的遗传转化

2.2.12转基因阳性植株的筛选

2.2.13酵母转化

2.2.14酵母双杂交(Y2H)互作验证

2.2.15酵母文库构建

2.2.16酵母杂交文库筛选

2.2.17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

2.2.18 RNA-seq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2.19数据分析

3结果

3.1马铃薯光敏色素基因结构及序列分析

3.2马铃薯光敏色素在E109、E108中的表达谱分析

3.3干涉马铃薯光敏色素基因对块茎形成的影响

3.3.1以鄂马铃薯3号(E3)为受体的转基因干涉株系的试管薯形成能力

3.3.2以E109为受体的马铃薯StPHYF干涉株系的获得及筛选

3.3.3 StPHYFI-E109转基因干涉株系的块茎形成能力进一步评价

3.3.4 StPHYF和StPHYB转基因超量株系的获得及表型鉴定

3.4马铃薯StPHYF在块茎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3.4.1 StPHYF与StPHYB均定位于细胞质及细胞核

3.4.2 StPHYF与StPHYB互作形成异源二聚体

3.4.3 StPHYF及StPHYB涉及调控StCOL1蛋白稳定性

3.4.4 StPHYF和StPHYB对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

3.4.5 StPHYF介导的信号长距离运输

3.5 StPHYF及StPHYB互作蛋白筛选与鉴定

3.5.1马铃薯光周期诱导块茎形成的酵母cDNA文库的构建

3.5.2 StPHYF及StPHYB互作蛋白的筛选与分析

3.5.3 StPHYF和StPHYB互作蛋白的KEGG富集及GO分析

3.6 StPHYF及StPHYB转基因干涉株系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鉴定

3.6.1利用RNA-seq对StPHYF转基因干涉株系进行差异表达分析

3.6.2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及GO分析

3.6.3 qRT-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

4讨论

4.1 StPHYF调控马铃薯在长日照条件下的块茎形成

4.2 StPHYF与StPHYB异源二聚体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模式

4.3 StPHYF介导参与调控StCOL1蛋白的稳定性

4.4调控块茎形成的长距离信号的向下传递

4.4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导致马铃薯适应性的改变

4.5展望

4.6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