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佛山为例
【6h】

城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佛山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概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1.2选题研究目的

1.3主要创新点

1.4相关研究现状

1.5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2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定义与作用

2.1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定义

2.2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作用

3佛山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3.1佛山市概况

3.2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3.2.1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项目1

3.2.1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项目2

3.2.1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项目3

3.3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3.4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与反思

4城市非物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观

4.1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

4.2城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

4.3城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利用观

5规划实证:解析《佛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5.1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保护

5.2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利用

结 语

注 释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文化交融、城市形象愈来趋同的背景下,在各地对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日渐重视之时,虽然各城市在历史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各尽其力,但不可否认,皆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利用以及发扬的问题。 研究城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其意义显而易见。其意义之重大,可以在其标识城市个性与形象、展示城市品位与底蕴、提升城市自豪感、提高城市知名度及竞争力等方面凸现的作用来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在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营造促进经济、社会整体进步的良好氛围,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品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能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民族之一,然而在这个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正经历着重要的文化转型期,几千年以来以人为本,口传身受的民族民间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许多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如何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进行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的研究,已经是我国各地共同面临的一个急迫、艰巨的课题。 本文以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题,认为城市在物质文化保护利用的同时也应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利用。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基于以下几方面问题:什么是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其特点和价值何在?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与当代都市文明的关系?如何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保护、有效传承和合理利用? 本论文以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交融、城市文化趋同为背景,根据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定义,研究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在标识城市个性与形象、展示城市品味与内涵、提升城市自豪感、提高城市知名度及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以佛山为例,分析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对其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在认识层面(划定“意识紫线”、政府主导、公共参与)、规划层面(规划上将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等同重视、编制非物质历史文化专项保护规划)、操作层面(保存历史记忆、保存空间载体、保护社会基础、加强线索整理和结构性关联)等等方面的保护观;提出在认识层面、规划层面、操作层面(政府主导、市场策推、旅游联动、结合载体利用)等等方面的利用观,归纳总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点、线、面”规划利用方法,并通过解析《佛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实证进行佐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