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蒜素对黑素瘤诱导淋巴管增生及黑素瘤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6h】

大蒜素对黑素瘤诱导淋巴管增生及黑素瘤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小鼠淋巴管瘤模型的诱导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

第二部分大蒜素抑制黑素瘤B16-F1体外诱导淋巴管增生的研究

第三部分大蒜素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综述大蒜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诱导建立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模型,观察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体外对淋巴管增生的影响,探讨大蒜素抑制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体外诱导淋巴管增生及大蒜素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16只腹腔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间隔15天2次,分批处死小鼠后,对诱导出的小鼠腹腔新生物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性抗原VEGF-C和Flt-4。分离、分切肿物后,于纤维蛋白凝胶内用单纯B16-F1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3、6、9μg/m1)的大蒜素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传代培养小鼠黑素瘤B16-F1细胞,使细胞浓度为5×104个/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3、6、9、12、15μg/ml)的大蒜素细胞培养液。培养不同时间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定量RT-PCR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作用小鼠黑素瘤细胞B16-F1后肿瘤细胞ras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实验小鼠中13只(81.3%)膈肌腹腔面、肝脏表面及侧腹壁腹腔面可见边界清楚的散在分布白色肿瘤样组织,常规和超微病理发现为由内皮细胞构成的多管腔囊性结构,并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性抗原VEGF-C和Flt-4,对照小鼠中未见新生物。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从淋巴管瘤块长入纤维蛋白凝胶内的微淋巴管,B16-F1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B16-F1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淋巴管生成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当大蒜素的浓度较低时,如3μg/ml或6μg/ml,可以明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且呈显著的浓度时间相关性,当大蒜素的浓度较高时,反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不明显。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肿瘤细胞ras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并且呈显著的浓度相关性。 结论:小鼠腹腔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可稳定诱导小鼠腹腔淋巴管瘤。B16-F1细胞对淋巴管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大蒜素对B16-F1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淋巴管生成作用有一定的抑制。大蒜素对小鼠黑素瘤B16-F1细胞有杀伤作用,可以明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且对肿瘤细胞ras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