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2005年培养方案的分析研究
【6h】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2005年培养方案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相关研究综述

1.2.1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1.2.2.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研究

1.2.3有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研究

2研究思路与方法

2.1研究思路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专家访谈法

2.2.3特尔菲法

2.2.4问卷调查法

3结果与分析

3.1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

3.2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多能—专人才”的关系

3.2.1“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含义及特点

3.2.2“多能—专型”人才的含义及特点

3.2.3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多能—专型人才”的关系

3.2.4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内涵

3.3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现状综合评价

3.3.1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知识现状综合评价

3.3.2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水平现状综合评价

3.4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规格的社会倾向性调查分析

3.4.1人才规格需求定位

3.4.2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知识规格的需求取向

3.4.3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取向

3.4.4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专业运动素质需求取向

3.5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年培养方案的分析

4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课程是培养人才目标与人才规格的中介,课程改革总是要适应一定的社会需求。对一定时期人才的知识、能力现状及社会对未来人才需求规格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是确立其专业培养目标和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前提。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现阶段东北地区58所中学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现状、中学各种体育工作开展现状及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结合教育部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年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多能一专表现为:毕业生能够完成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能够胜任学校体育的课余训练、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体育科研工作和各种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2)当前社会需要“以教学为主导的多能一专型”体育教师。目前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体育课的设计能力、依据项目原理和实际情况进行新型项目设计及传统项目改造能力太低,教育与教学原理方面知识、体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体育运动基础知识缺乏。2005年培养方案与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知识的需求倾向一致。但是缺少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有关的教育类课程;(3)目前中学体育教师指导专项课余训练的能力较好,专项技术、技能和裁判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专项理论水平。2005年的课培养方案仍然存在“重技术技能、轻理论”的现象;(4)目前广大体育教师的社会指导能力不高。表现为基层体育比赛的策划组织指导能力和对新兴项目的学习及应用能力一般。2005年培养方案中,增加了5门新兴健身项目和3门理论课程,删除了6门针对性不强的课程,同时将体育赛会策划与组织改为大众性运动赛会策划与组织。改革的措施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5)虽然广大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师科研方面知识相当匮乏,科研能力也是5种能力中最差的一项,2005年培养方案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6)由于相关知识储备的不足和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了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整体欠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