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3·3认知策略训练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6h】

3·3·3认知策略训练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应试教育国情,使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片面重视知识方面的训练而忽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盲的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对教育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即使学生学会主动使用学习策略成为目前共同关注的问题。
   3·3·3认知策略训练就是这样一种综合训练模式,是国家教育委员会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它以3·3·3系列的智能学具为“载体”,是“物化”的心理学原理。主要从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学会学习”策略训练;社会适应训练三个方面训练。
   本研究采用1:2配对研究,对实验组儿童开展为期6个月的系统式干预,从被试儿童以及家长两个层面干预,帮助儿童掌握科学、正确的认知策略。同时,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促使儿童获得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结合可能影响儿童学习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3·3·3认知策略训练是认知能力和心理社会能力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个案报道,进一步补充说明3·3·3认知策略训练的效果。
   结果显示3·3·3认知策略训练能改善儿童的学习能力,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认知策略训练。
   第一部分:3·3·3认知策略训练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配对研究
   目的:探讨3·3·3认知策略训练对儿童认知能力和心理社会能力的干预效果,并结合家庭因素全面分析,以期更充分明确3·3·3认知策略训练的效果,为训练的推广提供依据。
   方法:以2005年12月-2006年6月期间参加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3·3·3认知策略训练班的15名小学生作为实验组,以武汉某小学按照性别、年龄、智商进行1:2配对,选取的30名小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对主要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中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儿童进行测试。采用单因素分析(Fisher精确检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1)描述性分析:①儿童的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45名儿童,其中男生27名,女生18名,男女性别比约为3:2;经方差分析和Fisher精确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干预后智商、数学能力(逻辑推理和空间-视觉能力、总数学能力)等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躯体感受、运动能力、学习能力与态度、活动机会性、自我满意度、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概念、其他方面以及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感觉-运动能力等心理社会能力,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2)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①认知能力:智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预因素,并且是其保护因素。数学能力(逻辑思维和空间-视觉能力和总数学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活动、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一致和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态度)和父亲性格特点。②心理社会能力:感觉-运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活动和父母关系是否和睦。生活质量同干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开始走路的年龄、父亲性格特点、教养方式(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活动、父母教育方式是否一致和父母关系是否和睦)五项因素有关。
   (3)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①认知能力的主要保护因素为干预因素;②心理社会能力方面,除运动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为父亲文化程度,躯体感受的影响因素为家庭收入,其余维度主要影响因素也均为干预因素。
   结论:3·3·3认知策略训练是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心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有效改善儿童的学习能力。因此,该训练方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值得广泛推广。
   第二部分:3·3·3认知策略训练效果的个案报道
   本文以2005年12月-2006年6月期间参加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3·3·3学习培训的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观察法和定量等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经过6个月的干预,该儿童在智力、逻辑思维与空间-视觉能力、数学能力等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运动能力等行为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结果提示,3·3·3认知策略训练对改善儿童的学习能力可能是一条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