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培养的研究
【6h】

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培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综述

1.2.1有关非体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研究

1.2.2有关对体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研究

1.2.3有关健美操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研究

1.3研究中的不足

1.4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2.2.2调查法

2.2.3数理统计法

2.2.4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概念的界定

3.2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节奏感的现状及分析

3.2.2表现力现状及分析

3.2.3音乐知识现状及分析

3.2.4创编能力现状及分析

3.2.5接受音乐教育现状

3.2.6利用电脑进行简单音乐制作现状及分析

3.2.7场地器材的现状及分析

3.3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的构成分析

3.3.1健美操专选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3.3.2健美操专选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相互间关系

3.4影响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的因素分析

3.4.1主观因素

3.4.2客观因素

3.5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3.5.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5.2讲授乐理基础知识

3.5.3节奏感的培养

3.5.4表现力的培养

3.5.5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3.5.6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展开▼

摘要

健美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要求表演者不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现力,只有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种完美的形式。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无音则不成操。它不仅能激发人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还有助于培养人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因此,凡从事健美操的人们,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运动员,都必须培养良好的乐感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练习者才能根据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充分利用身体各部分的优美动作来表达音乐的内容以及练习者内在的情感。 在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和健美操始终是相伴而行。健美操动作的连续贯穿,节奏的变化,艺术形象情绪的表现和展示都依赖于音乐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的变化。音乐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等表现手段,表达出人类丰富和变幻多端的内心情感世界。而健美操则依据音乐所提示的情感内容,用人的肢体动作、舞蹈语汇来展示蕴藏在音乐中的人的强烈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健美操训练与教学中对于音乐艺术和健美操技能之间的侧重关系,往往很难将两者平衡起来,不是偏重音乐情绪、忽略健美操的动作表现,就是机械地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而忽略以内容表现深刻丰富的音乐情绪。也就是说,健美操表演者的整个形体表演缺乏音乐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必须用音乐带动健美操,而不是进行枯燥、机械的重复练习。 在健美操中音乐的节奏与健美操的动作韵律是息息相关的,因而对健美操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也是乐感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让学生用心灵去触摸音乐,感受音乐的灵性,从而让音乐真正地融入到健美操之中,给人以最完美的感受。健美操是体育与音乐的结合,其中,音乐包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应该说,在健美操音乐中有无节奏感尤为重要,因为节奏是音乐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名健美操运动员有好的节奏感加上流畅的动作技巧,在音响的烘托下能给观众以视觉的冲击,给人以完美的享受。因此,节奏感在健美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音乐节奏就没有艺术体操的美和魅力。在各种健美操的表演和比赛中,如果音乐的节奏没有和健美操的动作韵律融合在一起,其表演效果和比赛成绩就会大打折扣。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培养的构成及培养,进行探讨和研究,对指导、改进此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音乐素质的构成主要由一般条件因素、基本条件因素、重要基础因素、决定性因素等构成,而这些构成因素又受到多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主要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包括个人音乐能力、个人的音乐知识、个人的学习能力;客观因素包括:学校场地器材、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等。 同时,经过专家论证,培养和提高健美操专选生音乐素质的训练方法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讲授乐理基础知识、加强表现力的培养、节奏感的培养、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的培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