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对策的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个案
【6h】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对策的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研究方法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2.1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认识

2.2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分析

2.3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认识的分析

3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

3.1社会因素

3.2家庭因素

3.3学校环境因素

3.4个体因素

4 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4.1推进社会资助

4.2完善学校政策

4.3提高个体素质

5 总结与展望

5.1对本研究的总结

5.2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访谈提纲

展开▼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机制已逐步形成。1994年,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实行“并轨”制,1997年全部高校实行“并轨”,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扩招,大大增加了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一个好举措,但同时也使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贫困学生在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承受着社会竞争、环境刺激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和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带来的心理负荷,以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因此,了解、掌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等院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重要新课题。
  本研究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访谈入手,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12位大学生作为深度访谈对象,对他们心理健康现状以及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实际调查。调查主要运用直接面访法,其中两位同学是通过网络方式访谈。在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围绕华中科技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两个方面对资料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总体上看,其积极方面胜过消极方面。按访谈情况可以将贫困大学生概括分为三类,即乐观自信上进型、自卑积极奋斗型和悲观自暴自弃型。
  最后笔者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从社会、学校、个体三个层面协作采取相应的策略。其中,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学校方面,社会提供一定的资助和贷款,进而通过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影响贫困大学生,促使他们能正视贫困、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使自己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