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困境及出路
【6h】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困境及出路

代理获取

摘要

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到法国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的光辉带来了思想的繁荣与自由,更是促进了自然科学飞速的发展,科学借助于理性的方法而日新月异,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社会巨大的变革与发展。科学从个人的兴趣研究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科学团队合作。从“小科学”发展到了具有大规模组织的“大科学”,而“大科学”更要求多方位的合作关系、“大科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府组织、社会结构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大科学”需要科学内部的细致的具体的分工与合作,需要完善的科学的奖励系统与创新机制等,科学对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利,科学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动力,科学与技术、经济和政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科学的空前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是科学也带来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巨大隔阂,更是引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直到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之后,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就已经成为公众和科学家自身道德审查的对象。
   对科学的社会学反思起源于实在主义的社会研究,以默顿学派为代表。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旨在考察科学的动力学因素以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他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对科学组织,科学运行的价值系统和奖励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默顿的科学社会学不考虑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因为这是自然实在的反映,对之进行社会学的说明有悖于认识论和本体论前提,但是科学团体的精神气质和科学自组织运行系统的优越性可以促进科学事实与理论发现的速率。基于这一点,默顿从纯功利主义的角度对科学外史的考察虽然走的是规范社会学的进路,但是却开启了对神圣的科学——这一近代最主导的、影响力最大的知识形态进行社会学说明的可能性。
   对科学的哲学反思起源于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后期发展到库恩的相对主义,而相对主义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对科学的任何确定性主题或信念的全部解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逻辑经验主义就遭到了来自库恩的历史主义、奎因的整体主义、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劳丹的工具主义以及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主义的批判,这些批判否定了经验在科学中的严格决定作用,但是没有抛弃经验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而是把经验与更大的社会历史语境联系在一起。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英国的大卫·布鲁尔为首的爱丁堡学派提出了“强纲领”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其中自然实在几乎不在场,这一激进的理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认为,不管一切信念或知识、其中包括科学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要用因果关系对知识的成因进行社会学说明,强调对知识的因果性、公正性、对称性、反思性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在解构知识的合理性地位的时候,也解构了自身的合法性地位。科学知识社会学具有难以规避的自我指涉性,因为,既然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那么科学知识社会学本身也是话语建构因而也是社会建构的,它具有难以超越的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与本体论上的社会实在论的二元对立的困境。
   以英国约克大学马尔凯为首的约克学派为了走出反思困境,提出了话语分析理论,他们对科学家的话语及其文本形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文本形式有既定的范式,客观性是语言形式决定的,跟内容没有关系。而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及其文本形式是效仿科学的文本及其话语范式。为了走出自我理论的自我指涉困境,就要抛弃传统的话语及其书写形式,发展和使用一种新文本形式,强调在新文本形式里面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新文本形式试图在一个文本里面允许表达多种声音,多种内容,要把参与者和分析者共置于一个文本里面,新文本形式具有不可操作性,因为没有既定的主题与既定的内容,难以阅读。如果对科学的研究仅局限于文本分析,不能反映真实的科学生产过程。新文本形式也会转变成文学的修辞手段研究。
   基于反思困境,后期对科学的研究走出了仅仅对科学的知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从对理论形态的研究转向实践视域的科学观,即对实践中的科学进行研究,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实践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存在。实践视域的科学观强调科学的活动性、过程性。在本体论上实践科学观强调一种混合的本体论,各种异质性要素的混合本体论,在方法论上强调辩证法、实践的非还原性、知识的地方性。把科学看成是实践的发展更加符合科学的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单个理论的描述不能表述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复杂性、过程性。
   实践科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科学观是二元对立的科学观,要么强调自然实在,要么强调社会实在,实践科学观在认识论上抛弃了理论优位的科学观,强调一种辩证的认识论。既强调客观物质对象的实在地位,也体现了人的主动性,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彼此建构的双向性与不可逆性。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理论及反思方法;第二章: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困境;第三章:反思出路之一话语分析及新文本形式;第四章:反思出路之二实践科学观的转向;第五章:科学知识社会学反思研究的评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