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能谱CT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及低管电压技术在头颈CTA中的应用研究
【6h】

能谱CT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及低管电压技术在头颈CTA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研究生期间奖励及成果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本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头颈CTA检查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等脑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易行性和侵入小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常规的脑血管性疾病诊断技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CT辐射剂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是近年来CT设备发展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不同渗透压的对比剂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和副作用也逐渐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能谱CT成像是一种新型技术能够生成40-140keV的单能图像并具有的新型的适应性统计迭代CT图像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可以有效降低图像噪声,从而实现双低扫描。本文尝试在GEHD750 CT平台上,利用ASIR重建算法及能谱成像技术研究低管电压结合270mgI/mL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CTA扫描的可行性。
  目的:研究能谱CT(GE Discovery CTHD750)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及低管电压在头颈CTA的应用,探讨头颈CTA双低技术运用的可行性。
  方法:将60名怀疑头颈血管性疾病拟行头颈CTA的患者(男性32名,女性28名;平均年龄48.7±14.25ys;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9±3.7kg/m2)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名。A组拟用370mgI/ml对比剂(碘帕醇,Iopamidol)、120kVp及传统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B、C组均使用270mgI/ml对比剂(威视派克,Visipaque)。B组使用双低技术CT扫描方法,采用80kVp及80%ASIR进行图像重建,C组使用能谱模式进行扫描。三组保持余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注射方案一致。记录和比较三组患者头颈血管各分支CT值、噪声值、背景CT值、噪声值及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和比较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颅底硬化伪影(BHAs)。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容积呈现(VR)图像和原始轴位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和比较(5分制)。
  结果:图像客观评分中B、C组血管CT值均较A组高,而B、C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图像噪声A、B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图像噪声较A、B两组大。B组的CNR、SNR均最佳,较A、C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而A、C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BHA无统计学差异,C组BHA最高,较另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C组下70keV单能图像BHA为6.6±3.0,较C组的50keV单能图像有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三组的VR图像及原始轴位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B、C两组的放射剂量和单位时间碘注射量较A组明显减低。
  结论:使用能谱CT结合双低技术进行头颈CTA扫描,不仅可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和碘单位时间注射剂量,同时能保证CTA图像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