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景评论”的调查与思考
【6h】

“应景评论”的调查与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应景评论”研究缘起

1.2 “应景评论”研究综述

1.3 “应景评论”概念界定

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类目建构

3 《人民日报》“应景评论”分析

3.1 评论数量分析

3.2 版面位置分析

3.3 作者来源分析

3.4 选题内容分析

3.5 论证方式分析

4 当前“应景评论”的时代特征

4.1 从评论选题看: 配合时势,与时俱进

4.2 从评论叙事看:理论叙事,追求思想

4.3 从表达效率看:拘泥形式,重视结构

4.4 从评论取向看:着眼建设,注重引导

5 “应景评论”思考与建议

5.1 不断增强“应景评论”的表达效率

5.2 着力提高“应景评论”的附加值

5.3 脱敏议题,不断拓展言论话语空间

5.4 广开言路,增加“和而不同”之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来,作为媒体“灵魂和旗帜”的新闻评论,愈来愈被媒体所重视。不管是传统的机关党报还是各类都市报,都纷纷开辟评论专版、专栏,以增进所在媒体的公信力和竞争力。而在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闻评论专版或专栏中,“应景评论”作为媒体的常规性动作,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学界相关的讨论中,“应景评论”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但现实是,从中央党报到地方各级党委机关报,“应景评论”广泛存在并被高度重视。那么,再去简单否定它或肯定它,已经毫无意义。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中央倡导“转作风,改文风”的当下,写好“应景评论”,并写出精品?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系统分析了应景评论产生的背景、原因等,继而又以《人民日报》为例,从微观上探讨了“应景评论”操作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接着,在新闻评论学的宏观视域内,分析了“应景评论”文章所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文章最后,笔者从提高评论表达效率和评论附加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景评论”未来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无疑,深入研究“应景评论”文章,不仅仅是个概念问题,更是一个事关我国党报新闻评论改革与创新,以及提高党报公信力与竞争力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