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6h】

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

1.4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访谈法

1.5.3 案例分析法

2 课堂教学生成相关理论思考

2.1 何为课堂教学生成?

2.2 课堂教学生成应具备的要素

2.2.1 强调过程的课程观

2.2.2 强调自主建构的学习观

2.2.3 强调非确定性的知识观

2.2.4 强调创设情境的教学观

2.2.5 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

2.3 课堂教学生成的必要性

2.3.1 课堂教学主体要求生成

2.3.2 课堂教学活动要求生成

2.4 课堂教学生成的特点

2.4.1 多样性与真实性

2.4.2 动态性与互动性

2.4.3 过程性与开放性

3 课堂教学生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课堂教学生成存在的问题

3.1.1 虚假的生成,徒有生成之表

3.1.2 缺乏教师正确引导,生成偏离了轨道

3.1.3 忽略生成性资源,错过生成

3.2 课堂教学生成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解出现偏差

3.2.2 教师无法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3.2.3 传统评价方式局限了教师的讲授方式

3.2.4 过分注重书本世界,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离

4 优化课堂教学生成策略分析

4.1 让真实的对话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4.1.1 什么是课堂教学生成中的“对话”?

4.1.2 课堂教学生成中的对话内容

4.1.3 课堂教学生成中有效对话的基本原则

4.1.4 课堂教学生成中有效对话的策略

4.2 让生成性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推剂

4.2.1 生成性资源的特征

4.2.2 生成性资源的几种类型

4.2.3 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

4.3 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4.3.1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课堂教学以生活为切入点

4.3.2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

4.3.3 拓宽学生个体生活空间,促进课堂教学生成

4.4 让课堂成为教师成长的地方

4.4.1 全面而理性地分析当前教师的现状,因势利导

4.4.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学习

4.4.3 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4.4.4 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改革贯彻与执行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生成就是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而不断要求课堂形态、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也在不断寻求变革,力图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偏差,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生成。本研究在收集、研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生成相关的理论思考,并试图阐明课堂教学生成的内涵、特征是什么;通过实际课堂观察与记录以及配合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来进一步发掘目前课堂教学生成在实现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进而探索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优化课堂教学生成。
  第一,关于课堂教学生成研究的概述。主要描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生成研究的现状,从中分析出已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论思考。首先分别从课程观、学习观、课堂观、学生观来看课堂教学生成要求具备哪些要素;其次是课堂教学生成的必要性;再次是课堂教学生成的内涵;最后是课堂教学生成的特点。
  第三,关于课堂教学生成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与案例分析,总结出目前课堂教学生成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虚假生成,表现为对互动对话的曲解和过分注重生成的形式;其次是教师缺乏引导,表现为泛化生成,偏离了目标和负效的生成,背离正确价值取向,还有刻意生成,为了生成而生成;再次就是忽略生成性资源,错过生成。进而结合访谈与已有研究进一步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分别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师无法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传统评价方式局限了教师的讲授方式、过分注重书本世界,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离。
  第四,关于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生成的策略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让真实的对话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即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生成有效对话;第二,让生成性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推剂,即如何充分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第三,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第四,让课堂成为教师成长的地方,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科研水平和反思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