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以H大学为例
【6h】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以H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人际沟通能力与个人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1.1.2 人际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社会发展对理工科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提出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人际沟通能力概念的研究

1.3.2 关于人际沟通能力的结构研究

1.3.3 关于人际沟通能力意义的研究

1.3.4 关于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研究

1.3.5 研究评述

1.4 概念界定

1.4.1 理工科研究生

1.4.2 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2 研究工具的设计与实施

2.1 预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2.1.1 预调查对象

2.1.2 问卷的发放

2.1.3 数据分析

2.2 正式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2.1 问卷维度

2.2.2 问卷编制

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3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的提纲

2.4 信效度检验

2.4.1 效度检验

2.4.2 信度检验

3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分析

3.1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总体状况

3.1.1 各维度得分

3.1.2 遇到问题时选择的沟通对象

3.1.3 与不同沟通对象的沟通频率

3.1.4 与不同沟通对象的沟通方式

3.1.5 与不同群体沟通的难易程度

3.1.6 学校对于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

3.1.7 沟通效果

3.1.8 人际沟通能力不足的原因

3.1.9 人际沟通能力的改进措施

3.2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差异分析

3.2.1 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比较

3.2.2 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比较

3.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之间的差异比较

3.2.4 不同学院之间的差异比较

3.2.5 不同本科学校之间的差异比较

3.2.6 不同工作经历之间的差异比较

3.2.7 研究生期间是否参加活动的差异比较

3.2.8 研究生期间是否做过兼职的差异比较

3.2.9 研究生期间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差异比较

3.2. 10 研究生期间是否参加社团 差异 比较

3.2. 11 不同 成长环境 之间 的差异比较

3.2. 12 不同 认知 之间 的差异比较

3.2. 13 硕士生关于交往知识差异比较

3.2. 14 硕士生沟通目的差异比较

3.3 本章小结

4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问题及原因

4.1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

4.1.1 师生之间沟通有待提高

4.1.2 人际沟通的实践效果不理想

4.1.3 家庭环境的层次与硕士生人际沟通能力不一致

4.1.4 硕士生沟通过程中存在焦虑问题

4.1.5 网络沟通的普及弱化硕士生现实人际沟通能力

4.1.6 本节小结

4.2 理工科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问题的原因

4.2.1 网络沟通的的间接性和虚拟性

4.2.2 硕士生的认知和行动存在偏差

4.2.3 高校对于硕士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

4.2.4 家庭环境的影响

4.2.5 多元价值观对硕士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4.2.6 本节小结

5 理工科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问题的应对策略

5.1 加强网络建设

5.1.1 学校要加强网络教育

5.1.2 个人树立正确网络的观念

5.1.3 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

5.2 促进个人“知行一致”

5.2.1 明确沟通的价值,加强对自我的认识

5.2.2发挥个体积极性,主动实践

5.3 学校加强对研究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视

5.3.1 课程的内容要具有特色

5.3.2 重视实践,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

5.3.3 注重硕士生心理健康教育

5.3.4 加强研究生人际沟通的理论研究,创新培养模式

5.4 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

5.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6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访谈提纲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