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麻素缓释片治疗高危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试验研究
【6h】

天麻素缓释片治疗高危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词缩略表

前言

临床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及排除、剔除、脱落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剔除及脱落标准

4 治疗方法

5 临床观察

5.1 中风先兆疗效评分

5.2 安全性观察

6 TCD检查

7 血液指标检测

7.1 标本收集

7.2 Treg细胞

7.3 IL-17

7.4 血脂

8 统计学分析方法

9 研究结果

9.1 基本资料比较

9.2 中风先兆疗效评分比较

9.3 TCD检查结果比较

9.4 Treg细胞及IL-17比较

9.5 血脂比较

9.6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西医对后循环TIA的认识

1.1 椎—基底动脉解剖

1.2 临床表现

1.3 病理生理

1.4 TCD辅助诊断

1.5 治疗

2 中医对中风先兆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症状

2.3 病因病机

2.4 治则治法

2.5 诱发因素

2.6 预防

3 研究结论

3.1 Treg及IL-17

3.2 天麻素缓释片对Treg及IL-17的影响

3.3 其他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天麻素缓释片对高危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临床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研究天麻素缓释片治疗高危后循环T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检测患者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Treg)、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血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研究天麻素缓释片对高危后循环TIA患者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及血脂的调节作用,探讨天麻素缓释片对高危后循环TIA患者血供及症状改善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的临床、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理疗科住院的63例高危后循环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临床药物试验知情同意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并选取同期至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30名健康成人作为空白组。
   住院期间,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一日一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口服每晚一次、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试验组给予天麻素缓释片(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临床药理科生产)150mg口服每日两次,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均连用14天;出院后两组均停用注射液,继续给予相应口服药物治疗,14天后复查。总疗程均为28天。两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给予控制血压及血糖治疗。空白组健康成人不给予治疗药物或安慰剂。
   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中风先兆疗效评分标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IL-17浓度,并同时检测患者的血脂浓度。空白对照组健康成人仅测定一次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血清IL-17浓度。
   结果:
   1中风先兆疗效评分后比较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试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
   2 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外周血Treg/CD4+T细胞比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的细胞比例均小于空白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胞比例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细胞比例均大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外周血IL-17浓度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浓度均高于空白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浓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7浓度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L-17浓度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血脂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TC、TG、HDL-C、LDL-C)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患者TC和LDL-C水平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不良反应服用天麻素缓释片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1天麻素缓释片可以帮助改善高危后循环TIA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现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脂有明显影响。
   2与健康成人比较,高危后循环TIA患者外周Treg/CD4+T细胞比例降低,IL-17浓度升高,可能导致外周自身免疫调节失去平衡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高危后循环TIA的发病机制之一。
   3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缓释片,能够更显著的使外周Treg/CD4+T细胞比例上升、IL-17浓度下降,提示天麻素缓释片具有调节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推测天麻素缓释片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中炎症反应的作用。
   4天麻素缓释片的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对高危后循环TIA具有一定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