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6h】

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菝葜的研究进展

2.中药抗炎的研究概况

3.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单体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单体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试验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单体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试验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菝葜对LPS诱导THP-1细胞相关促炎细胞因子生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基于MAPK 信号转导通路的菝葜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讨论

结语与创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药菝葜,又名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菝葜 Smilax china L.的干燥根茎。菝葜作为常用中药,收载于2015版《中国药典》,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散瘀的功效,用于筋骨酸痛,小便淋漓,带下量多等症。湖北福人药业有限公司以菝葜为原料生产的“金刚藤胶囊”,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包块及妇科其他疾患,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欢迎。
  项目组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皂苷和黄酮类成分是菝葜主要的抗炎有效物质部位,但发挥药效作用的活性成分并不清楚。基于课题组对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和血清药化的研究结果,本论文对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的主要入血成分进行了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并对主要活性成分抗炎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诠释菝葜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遴选活性先导化合物提供了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
  1.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反应体系、FRAP法分别测定菝葜有效部位群及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槲皮素、芦丁、白藜芦醇、黄杞苷等6个单体成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建立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膜损伤模型,孵育后检测药物对红细胞溶血抑制率和红细胞悬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6个单体均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红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推测菝葜抗炎效应与其抗氧化特性有关。
  2.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筛选模型,探讨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含有的花旗松素、白藜芦醇、甲基原薯蓣皂苷等12个单体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采用 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Elisa法测定细胞中 IL-2、TNF-α、IFN-γ三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均具有免疫活性,其中菝葜有效部位群作用最强,体现了中药多成分的协同作用。
  3.构建以COX-1和COX-2分子靶标为主的基于THP-1细胞的体外抗炎筛选模型,将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12个单体成分作用于THP-1细胞后,探讨药物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对COX-2的抑制作用均有一定的选择性,而菝葜有效部位群、花旗松素和落新妇苷对COX-2抑制作用最显著。
  4.采用LPS诱导THP-1细胞模型,探讨菝葜有效部位群、花旗松素及落新妇苷对相关促炎细胞因子生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物质均能显著的抑制IL-1β、IL-6和TNF-α的生成并能有效降低其mRNA的表达。由此推测,菝葜活性成分发挥抗炎作用的一条途径是抑制细胞产生IL-1β、IL-6和TNF-α等促炎因子。
  5.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菝葜有效部位群、花旗松素及落新妇苷对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P38、ERK1/2、JNK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花旗松素、落新妇苷和菝葜有效部位群能使磷酸化的P38、JNK、ERK1/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从而导致细胞内相关炎症因子分泌量减少,达到抗炎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