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放血疗法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6h】

放血疗法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1.2诊断及分型标准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中止、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2.2观察指标

2.3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2.4依从性观察

2.5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3.1一般情况分析

3.2疗效判断

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3.4两组患者依从性评价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文献综述:玫瑰痤疮研究进展

附录2:患者临床观察表

附录3: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放血疗法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4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湿防晒,避免诱发因素,治疗组给予面部放血疗法,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每天2次,每次100mg。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不良反应。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探讨放血疗法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分布比较均衡,具有可比性。 2.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红斑、瘙痒、灼热、干燥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毛细血管扩张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3.组间比较:两组在红斑积分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对红斑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毛细血管扩张、瘙痒、灼热、干燥各积分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5.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6.治疗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安全有效的方法,与盐酸多西环素片疗效相当,对红斑改善效果尤佳。 2.放血疗法是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