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人物和主题的演变
【6h】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人物和主题的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美国犹太文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第三节犹太文化的美国化

一、犹太人移民到美国

二、格托在保存犹太文化中的作用

三、犹太文化的美国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综述

第一节犹太文学的界定

第二节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人物形象的演变

第一节犹太色彩浓厚的人物形象

一、马拉默德作品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受难人物形象

二、辛格作品中回归犹太传统的人物形象

三、索尔·贝娄作品中遭遇精神危机和精神流浪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二节菲利普·罗思早期作品中的反犹太传统的人物形

第三节普遍意义上的美国人形象和隐晦的犹太人的形象

第四节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人物身份的发展趋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主题思想的发展趋向

第一节表现犹太教道德和犹太人历史的主题

一、马拉默德作品中的道德再生和救赎主题

二、辛格作品中的回归犹太传统的主题

三、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寻找精神家园和精神危机主题

第二节 菲利普·罗思早期作品中的反犹太教传统的主题

第三节反映战后美国社会及人类精神状态的主题

一、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题

二、黑色幽默约和瑟夫·悔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

四、垮掉的一代和金斯伯格的《嚎叫》(Howl,1955)

第四节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主题的发展趋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战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犹太作家,他们开始在美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他们在创作内容上却很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马拉默德、辛格、以及索尔·贝娄的作品中,他们强调主人公的犹太身份,并且以描写犹太人的生活境遇以及道德教义为主,但是菲利普·罗思却在作品中对犹太教传统进行了嘲讽和批判,但是无论是强调犹太性还是批判它,他们创作的内容都是围绕犹太人来写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约瑟夫·海勒、塞林格、阿瑟·米勒以及金斯伯格的作品,他们不再强调主人公的犹太身份,描述的对象也不再是以犹太人生活为主,而是战后人们的普遍精神状态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犹太文学的一个发展趋向,即:犹太文学创作中的犹太因素逐渐走向淡漠,他们开始关注全人类的思想状态。这种趋向是文化变迁的真实写照,它是两种文化交融产生的必然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