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会议口译中非流利产出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会议口译中非流利产出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口译非流利现象概述

第一节 非流利产出概念

第二节 非流利产出类型及特点

一、拖延

二、修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口译非流利在会议口译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口译过程中的迟疑停顿现象

第二节 口译过程中的无意义重复现象

第三节 口译过程中的自我修正现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会议口译中出现非流利产出现象的原因

第一节 语言因素

一、听辨障碍

二、表达措辞障碍

第二节 非语言因素

一、会议话题压力

二、工作现场压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会议口译非流利产出现象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提高双语能力

一、强化听辨与口语训练

二、加强知识储备

第二节 口译会前准备

一、会议资料搜集方法

二、发言人调研方略

三、会前心理素质训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将非流利语言现象定义为任何形式的言语流利障碍(包括病理性的言语产出失调)。会议口译非流利产出现象,即在会议口译输出过程中出现的有别于流利译语产出的现象,在会议口译中普遍存在。会议口译非流利产出现象主要表现为迟疑停顿、无意义重复和自我修正。会议口译中出现非流利产出现象的原因可概括为语言与非语言因素两方面。其中语言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译员的听辨障碍与表达措辞障碍,非语言方面的原因是源于译员在会议口译中所遇到的会议话题压力与工作现场压力。提高双语能力与充分的会前准备是减少会议口译非流利现象的可行性策略:译员需在自我训练中通过强化听辨与口语的训练和加强知识储备来提高自身双语能力。译员在会议口译工作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口译会前准备。在会前准备过程中,译员不但要积极搜集会议资料,对发言人进行调研,还需要充分的会前心里素质训练。会议口译非流利产出现象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通过以上应对策略,译员可将会议口译非流利产出现象降到最低,从而提高口译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