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孟、告仁义内外之辩
【6h】

论孟、告仁义内外之辩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目前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情况

(一)、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

(二)、国外对本课题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仁义关系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一节 仁义关系问题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思想背景

第二节 “仁”、“义”演化与字义

一、“仁”的演化与字义

二、“义”的演化与字义

第三节 从性命到仁义:孟子之前仁义思想的发展演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孟、告仁义内外之辩的核心

第一节 孟子之前儒家对仁义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 对于“性”的规定

第三节 对于“人性”的规定

一、告子:无善无不善

二、孟子:天赋性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孟、告仁义内外之辩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告子“仁内义外”论

第二节 孟子“仁义内在”论

第三节 争论实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孟、告仁义内外之辩的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第二节 实践价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非常重视仁与义,在孟、告之前也有许多学者、著作对仁义关系问题有过论述。孟子与告子对仁义内外关系问题的回答,是二人针对人性问题进行的争辩的具体展开,其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之前思想家关于性、命问题的理解,而且也是对之前学者仁义内外关系观点的发挥与发展。二人在人性论范畴内所进行的这场争辩,展现了二人对性与人性、道德修养等问题的独特理解。本文以孟子与告子的仁义内外关系不同观点为核心,从另一侧面去分析孟、告人性论思想。通过分析孟、告之辩的思想渊源与思想基础,理清仁、义之内涵及其他学者对仁义关系的解读。同时分析孟、告仁义内外之辩的具体内容,揭示二子争辩之核心与实质,明确辩论的最终的目的是辩清道德如何可能的问题。这一场辩论,不仅对当时的人们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同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实践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