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汉交传中翻译体现象研究——以《基础口译》中教育类演讲为例
【6h】

英汉交传中翻译体现象研究——以《基础口译》中教育类演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翻译实践案例概述

第一节 英汉交传中翻译体的界定

第二节 英汉交传案例实践描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汉交传中翻译体的现象与成因

第一节 翻译体在案例中的表现

一、词语搭配不当

二、语句表达失误

三、语篇重心颠倒

第二节 翻译体的成因

一、英汉翻译与双语文化关系

二、英汉思维方式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汉交传中翻译体的解决策略

第一节 词汇层面

第二节 句子层面

一、拆分法

二、主动法

第三节 语篇层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翻译体又称翻译腔,指不顾双语的差异,机械地将原文做表层结构移植的译文,其实质是语言杂合现象,英译汉中的翻译体多表现为欧化中文。翻译体可分为非良性翻译体与良性翻译体。良性翻译体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丰富目的语表达方式,有助于文化交流;非良性翻译体会对源语信息的传递产生影响,并且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翻译体问题在英汉交替传译中时有发生,其现象多为词语搭配不当,译语表达失误以及语篇重心颠倒。其主要原因是英语和汉语在文化,思维以及语言上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英汉交传时要更多的进行思维转换,而不仅仅是表层的语义转换。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诸如“主动法”,“反译法”等策略来规避翻译体,希望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能够为译员,尤其是初学者,能提供一定的口译训练应用性方法,使他们在交传实践中避免出现非良性翻译体的译文,以此逐步提高口译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