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黑土抒写——论80年代以来的黑龙江小说
【6h】

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黑土抒写——论80年代以来的黑龙江小说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龙江小说中地理景观的文化内蕴

第一节 粗犷的自然景观及诗意的情怀

一、人与原野的告别和景观的怀旧色彩

二、人与动物的陪伴和景观的温情色彩

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景观的诗意色彩

第二节 多元的城市景观及包容的文化

一、底层小人物的精神家园——酒馆

二、异域与本土多元化的艺术——建筑

三、飘扬在曲调中的城市之魂——音乐

第二章 龙江小说的文化地理探源

第一节 龙江小说的历史文化土壤

一、万物有灵与神奇的土地

二、萨满文化与神秘的黑土传奇

第二节 龙江小说的移民文化因素

一、闯出来的异乡家园

二、飘洋过海的流亡者之家

第三节 龙江小说的政治地域化表现

一、荒原上苍凉悲壮的青春

二、疏离政治的民间之爱

第三章 龙江小说的文化地理反思

第一节 龙江文化的回顾与眺望

一、小说的怀旧文化情绪

二、生态小说崛起与工业小说缺位

第二节 龙江文化的自觉与坚守

一、双向度的文化认同局面

二、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增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文化地理学视阈探索80年代黑龙江小说地理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并进一步探索黑龙江小说地理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
  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龙江小说中的地理景观及文化内蕴。地理景观首先选取的是粗犷的自然地理景观,其中包括原野、动物、土地与人的共生关系,以及作家在其中寄予的诗意情怀;其次选取了浪漫的、多元的、异域的城市地理景观,以及作家从中表现出的包容开放的文化心态。
  论文第二章主要探究形成黑龙江小说文化地理独特性的原因。其中从历史语境、政治语境、移民潮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了黑龙江小说文化地理特殊性的生成原因。
  论文的第三章则是站在黑龙江文化地理反思的立场,思考黑龙江文化发展的现状。在回顾与眺望的双重眼光中,不断发掘本土文化价值,形成文化认同,坚守文化立场的同时不断寻找文化转型契机,创造黑龙江文化发展的新篇童。
  论文第一章运用文化地理学中的地理景观概念,展示了黑龙江丰富的文化资源。第二章进一步根据地理景观的象征意义,阐释了黑龙江丰富的历史文化土壤。第三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发展的选择与态度。论文的三部分层层深入,透过现象追溯本质,绘制了黑龙江文学的文化地图,表达了对文化立场的坚守。
  论文将黑龙江小说与文化地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交叉式研究,给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同时,论文是站在空间领域探讨文学与文化的相互聚合、相互塑造。此外,论文不仅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进行了创新,也填补了80年代以来黑龙江小说与黑龙江文化研究的空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