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体的放逐与过程的拯救——基于过程哲学的有机课程观研究
【6h】

实体的放逐与过程的拯救——基于过程哲学的有机课程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视角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概况

第三节 过程视野中的课程观研究——方法论应答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

注释:

第二章 过程哲学:课程观转向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创始者

第二节 过程哲学思想的渊源和基础

第三节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

第四节 过程哲学思想的发展

注释:

第三章 实体课程观——反思与批判

第一节 实体观与实体思维

第二节 实体课程观——问题与症结

注释:

第四章 有机课程观——泛价值和合

第一节 从传统价值论到“泛价值论”

第二节 “泛价值论”与东方“和合”[382]思想的会通

第三节 “泛价值和合”课程观述要

注释:

第五章 有机课程观——过程与关系

第一节 前提性反思:决定课程变化发展的基本关系新探

第二节 课程——从实体走向场域

第三节 过程与关系视野下的课程运作

注释:

第六章 有机课程观——创化生成

第一节 课程品质——从预成走向生成

第二节 课程教学——解放与创生

第三节 课程变革——广延连续体

注释:

第七章 有机课程观的挑战与展望

第一节 有机课程观的现实挑战

第二节 有机课程观的前景展望

注释:

结论 从实体走向过程:课程观念的历险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追求永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级阶段,教育必须因应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过程哲学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因其追求整体性、关系性、创造性的精神气质,理应成为指导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课程观转变是教育观转向的核心,在当前社会和教育面临转型的历史节点,由实体课程观转向有机课程观是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建构一种有根的、整体的、关系的、过程的、发展的、创生的有机课程观,是当代课程改革的殷挚期盼。
  过程哲学思想是在批判传统实体观基础上提出的,它继承了传统欧洲哲学,采择了新兴自然科学思想,吸收了东方哲学和合思想的智慧,涵盖事实与关联、可能与创造、整体主义的价值论三个主要范畴,是一种融价值论、本体论、实践论为一体的有机整体的观念体系。它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想基础,能适时地回应生态文明的召唤,为有机课程观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实体—属性”的本体论信条和“主词—谓词”的逻辑学立场,揭示了实体观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以我国基础教育为背景,实体课程观主要表现在:主观排他性的课程价值观、预成性的课程品质、割裂式的课程知识观、单边力量的课程结构、机械性的课程实施活动等方面。对实体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课程观有机转向的现实依据。
  有机课程观是对传统实体课程观的反思批判基础上提出的,它从过程哲学的泛价值论、过程/关系思维、创造性原理出发,立足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际,以价值论、本体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为主线,在整体上探讨当代课程观的有机转向问题,既包括课程思想理念层面的冒险性探索,也直面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试图将理性思辨与实践行动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落入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窠臼。有机课程观包括三个核心组成部分:一是“泛价值和合”课程价值观,揭示了“有机整体、和谐共存、创生化进”的课程价值取向,它是有机课程观的统摄;二是“过程与关系”课程实在观,揭示了课程是一种关系性的、场域性的、过程性的存在,它是有机课程观的主体;三是“创化生成”课程发展观,揭示了课程品质的生成性、课程教学的创造性和课程变革的延续性,它是有机课程观的灵魂。上述三个部分互为前提和条件,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作为新生事物,有机课程观将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要直面自身的局限和实践转向的困难,尤其是如何转化为教师个人课程观,这是有机课程观否能落地生根,发挥持续影响力的关键。但是,从有机课程观的容他品格和先进的价值理念分析,课程观的有机转向又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预示着它必将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