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宝塚歌剧团营销模式分析
【6h】

宝塚歌剧团营销模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宝塚歌剧团的发展历程

一、剧团简介

二、发展历程

(一)建立初期(1913-1943年)

(二)从日本走向世界(1945-1973年)

(三)从低谷到黄金时代(1974-1994年)

(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黄金时代(1994年至今)

第二章 宝塚歌剧团的剧团建制与运作模式

一、剧团建制

(一)五组及专科

(二)宝塚音乐学校

(三)入团及退团

二、运作模式

(一)主演明星制度

(二)新人公演制度

(三)剧目运作模式

(四)现代企业制度

三、宝塚歌剧团运作模式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一)优势

(二)存在问题

第三章 基于4PS理论的宝塚歌剧团营销模式分析

一、4PS营销理论简介

二、明确的剧团定位与专属剧场

(一)明确的剧团定位

(二)剧团专属剧场

三、制定阶梯票价与多种票品

四、设立多种售票渠道

五、观众群的维持与开发及运用多媒体宣传手段

(一)观众群的维持与开发

(三)运用多媒体宣传手段

第四章 宝塚歌剧团为中国商业剧团的发展提供的启示

一、重视观众社群的经营并增进互动联系

二、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体系与固定的剧团班底

三、加强剧场设施建设并拓宽宣传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的音乐剧产业发展历程较短,营销层面尚处于实验阶段的剧团甚多,在未能参照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情况下,较难得到较为创新的做法和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指导,发展陷入困境的剧团不在少数。然而日本即便处于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音乐剧领域的相关消费仍有多项突破性进展,大型剧团收益不断冲高,这样的成果与过去累积起来的经营经验密切相关。虽然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及剧团不论是组织规模或发展程度都不及日本,但是藉由分析日本音乐剧演出团体的营销策略,可以找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加以学习。虽然两国民情风俗有所不同,对于戏剧的喜好亦有差异,但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较之欧美等音乐剧发源地国家的成熟现状,日本的音乐剧市场尚在发展中,且在亚洲国家中处于领先位置,作为学习和取经的对象,将目光聚焦于日本是十分合适的。其中宝塚歌剧团作为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国宝级表演剧团,是日本众多成功的大型商业剧团中的杰出代表,虽名为歌剧团但实际上是以音乐剧表演为主的团体。因此本文将宝塚歌剧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剧团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进行的不同营销策略和手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其成功要因,以期对中国音乐剧市场及剧团的经营运作提供点滴经验与可鉴之处。
  首先,本题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创新性。通过查阅以往文献可以发现,国内有关剧团运营的专题性研究在数量上较为有限,且研究对象也大多以本土的演艺团体为主,鲜少涉及国外剧团。其中有关宝塚歌剧团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极少,且在研究视角和深入程度方面也十分有限。宝塚歌剧团作为日本的表演团体,在日本国内有众多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较为丰富,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历史、经济、文化等角度;由于宝塚歌剧团全女班表演这一特质,西方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女性学等角度。从艺术管理学的学科视角研究宝塚歌剧团,该领域基本属于空白;且本文基于4PS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对宝塚歌剧团的营销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较为新颖。由上述可知,有关宝塚歌剧团营销模式的研究成果极其有限,这不仅反映了本文的选题具有创新性,同时也说明本文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价值。其次,本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宝塚歌剧团在发展历程中的各个阶段所进行的不同营销手段进行分析评价,可以总结出其成功经营的要因并为中国商业剧团的经营运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