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明生员弃巾现象研究
【6h】

晚明生员弃巾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晚明生员弃巾现象及原因

(一)生员弃巾释义

1.关于生员概念厘定

2.关于生员弃巾阐释

(二)生员弃巾现象

(三)生员弃巾的原因

1.政治腐败的心理冲击

2.科举仕途壅塞的窘境

3.商品经济的刺激影响

4.阳明心学的哲学引导

5.家庭状况及自身因素

二、晚明生员弃巾社会流动及特点

(一)生员弃巾向社会流动的原因

1.生员阶层不健全的经济人格

2.生员阶层贫困化趋势的加强

(二)弃巾生员的生存方式及状况

1.以教授生徒自给

2.以游走入幕自存

3.以行医卖卜自立

4.以躬耕读书自食

5.以经营商业白生

6.以遁入禅道养生

(三)生员弃巾社会流动的特点

1.“亦隐亦仕”山人群体

2.与社会流动的良性互动

3.生存方式多样与复杂性

4.生存状况“贫穷困厄”

三、晚明生员弃巾现象的作用及影响

(一)士人阶层治生观念转变

(二)士人经济人格意识增强

(三)士人阶层经商理念确立

(四)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巩固

(五)传统四民等级结构突破

(六)晚明生员弃巾与反传统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晚明生员弃巾现象是晚明生员放弃继续进入仕途的身份和资格,在社会上寻求生存之计的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史角度,通过对晚明生员弃巾现象进行整体概述,探究生员弃巾后的社会流动和生存方式,分析晚明生员阶层异于以往封建传统特征的时代表征,揭示出晚明生员弃巾现象引起的反传统现象。
  本文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文献资料进行逐条整理研究,制成如附录所示的晚明生员弃巾统计表,并就这一状况进行现象探析,这是以往研究者所未涉及的研究内容。同时,通过比较研究法,归纳出弃巾生员多元化与复杂性的生存方式结构,不仅促进了生员阶层治生观念的转变和经济人格意识的增强,士商互动确立了士人阶层的经商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四民等级结构,但却强固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晚明弃巾生员在特定历史时期,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放弃科举,走上世俗化生存道路,出现多样化职业倾向。思想上追求个性解放,经济上向独立迈进,为知识分子出路的拓展提供了契机。研究晚明生员弃巾现象,补充了史学界对科举制度研究的不足,进一步挖掘了士人群体(包括士上阶层和士下阶层)整体与部分的全貌特征,拓展了其研究的方向和深度。这一现象对制度、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与分层等多方面的影响,都是值得深挖研究和思考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