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微观层面的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进步研究
【6h】

基于微观层面的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进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内生增长理论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3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 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

2.2.1 创新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

2.2.2 劳动力素质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型构建及变量描述

3.1 模型构建

3.1.1 基础模型

3.1.2 扩展模型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3.2.1 样本选择

3.2.2 数据处理

3.3 变量选择与统计性描述

3.3.1 创新投入与劳动力素质

3.3.2 全要素生产率

3.3.3 其他变量

3.3.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检验

4.1 基础模型与扩展模型的检验结果

4.1.1 基础模型的检验结果

4.1.2 扩展模型的检验结果

4.2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稳健性检验

4.2.1 基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稳健性检验

4.2.2 基于不同产权结构的稳健性检验

4.2.3 基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稳健性检验

4.3 分行业及替换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4.3.1 分行业的稳健性检验

4.3.2 替换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创新投入与劳动力素质的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5.1 国家层面

5.1.1 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5.1.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5.2 行业层面

5.2.1 控制行业进出壁垒

5.2.2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5.3 企业层面

5.3.1 提高研发效率

5.3.2 注重对劳动力的投资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