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工科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
【6h】

新工科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工科理念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概述

2.1 新工科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2.1.1 新工科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1.2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

2.1.3 新工科与中国制造2025

2.1.4 新工科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2 新工科理念概述

2.2.1 新工科的内涵

2.2.2 新工科理念的内涵

2.2.3 新工科理念的意义

2.3 新工科理念与《基础》课的关系

2.3.1 新工科理念丰富了《基础》课的内容

2.3.2 《基础》课内含新工科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2.4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的理论基础

2.4.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4.2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

2.4.3 大工程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的必要性可行性

3.1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的必要性

3.1.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3.1.2 发展新工科的需要

3.1.3 工程教育发展的需要

3.1.4 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3.2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的可行性

3.2.1 教育目标统一

3.2.2 培养路径统一

3.2.3 教育内容互通

3.2.4 课程性质契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现状调研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4.1.3 问卷调查分析

4.2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4.2.1 融入内容表层化

4.2.2 融入形式单一化

4.2.3 融入效果不理想

4.3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没有形成融入氛围

4.3.2 教师对新工科理念未能及时应用

4.3.3 学生认知不足及偏重实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的解决措施

5.1 提升教师素质

5.1.1 《基础》课教师提高对新工科理念的认知

5.1.2 《基础》课教师勇于实施教学改革

5.2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探索

5.2.1 新工科理念融入人生观教育

5.2.2 新工科理念融入理想信念

5.2.3 新工科理念融入中国精神

5.2.4 新工科理念融入职业道德

5.2.5 新工科理念融入法治思维

5.3 新工科理念融入《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应用

5.3.1 采用批判与思考教学法

5.3.2 采用案例教学法

5.3.3 采用主线贯通与专题讲授的方法

5.4 促进新工科理念在课堂外的全方位渗透

5.4.1 采用多元的实践教学

5.4.2 高校重视新工科理念落实

5.4.3 整合工科教师资源拓宽思政传播途径

5.4.4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营造校园氛围

5.5 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5.5.1 强化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修养

5.5.2 加强实践锻炼增强自身思维能力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