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形态研究
【6h】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形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形态研究

Configura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alBoundary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Supplier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Contents

表 格 目 录

List of Tables

插 图 目 录

List of Figures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边界的研究现状

1.2.2 组织边界的研究现状

1.2.3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组织边界的运作机理

2.1 组织边界类型划分

2.1.1 有形边界与无形边界

2.1.2 零和型边界与双赢型边界

2.1.3 松散型边界与紧密型边界

2.2 组织边界的特征

2.2.1 开放性

2.2.2 渗透性

2.2.3 临界性

2.2.4 成长性

2.3 组织边界活动

2.3.1 游离与捕捉

2.3.2 物质信息传递

2.4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的形成及其形态

2.4.1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形成的依据

2.4.2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的形成过程

2.4.3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形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的影响因素分析

图3-1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的影响因素模型

3.1 外界因素分析

3.1.1 宏观环境

3.1.2 行业环境

3.2 合作方的利益因素分析

3.2.1 利益与博弈

3.2.2 信任因素

3.2.3 地位与实力

3.3 合作双方的管理因素分析

3.3.1 双方企业的组织结构

3.3.2 双方企业的企业文化

3.3.3 边界跨越者的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4.1 不同合作策略选择下组织边界形态特征

4.1.1 竞争策略条件下组织边界的形态特征

4.1.2 合作策略条件下组织边界的形态特征

4.2 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组织边界的形态特征

4.2.1 一次性采购时双方的组织边界形态特征

4.2.2 多次友好合作时双方的组织边界形态特征

4.2.3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组织边界形态特征

4.3 不同运作模式下组织边界的形态特征

4.3.1 核心企业与单一供应商合作时的组织边界形态特征

4.3.2 核心企业与多家供应商合作时的组织边界形态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形态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形成动机假设

5.1.2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渗透性假设

5.1.3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稳定性假设

5.2 调查研究设计

5.2.1 调查问卷

5.2.2 测量方法

5.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5.3 实证分析

5.3.1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形成动机分析

5.3.2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渗透性分析

5.3.3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稳定性分析

5.4 结果讨论

5.4.1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形成动机的讨论

5.4.2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渗透性讨论

5.4.3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的稳定性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形态优化策略

6.1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形态的优化思路

6.1.1 组织边界形态优化的目的

6.1.2 组织边界形态优化的原则

6.1.3 组织边界形态优化的内容

6.1.4 组织边界形态优化的表现形式

6.2 企业与供应商间组织边界中群落交错区的实现与管理

6.2.1 群落交错区的涵义与性质

6.2.2 群落交错区的适用条件及其在边界形态优化中的作用意义

6.2.3 群落交错区的管理

6.3 企业与供应商间无边界管理的实现

6.3.1 无边界组织的涵义

6.3.2 无边界管理在边界形态优化中的意义与适用条件

6.3.3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无边界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1

附 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组织边界是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限,起着区分一个组织与其它组织的作用,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种主观认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独立经营的主体都具有完整的组织结构,拥有各自的经营战略和目标,因此,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自然会重点关注其效率和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从而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导致每一个独立经营的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力维护各自的组织边界,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这种组织边界的意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的深化。因此,如何有效地跨越或消除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组织边界、实现双方之间边界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并借助于对方的优势实现自己的竞争力对于双方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组织边界形态与优化问题,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组织边界形态及其与之相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双方之间组织边界形态优化的策略,使合作方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有效地借助于对方的能力建立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本文对组织边界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组织间合作的状况对组织边界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指出组织边界具有开放性、可渗透性、临界性和成长性等特征,分析了游离和捕捉以及物质信息传递等边界活动,阐述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的形成依据和形成过程,建立了双方间组织边界形态的模型,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形态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组织边界形态,本文首先对于其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双方之间的组织边界形态,而合作方的利益因素与管理因素等也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双方间的组织边界形态。本文随后对于不同情形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从边界的形成、边界的渗透性以及边界的稳定性等三个维度展开,选取的情形有三种,即采用不同合作策略、企业与供应商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运作模式,每一种情形中又涉及到不同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情形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组织边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运用国际制造战略调查的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典型相关等分析方法对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边界形态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的建立是为了构建竞争优势的需要;②双方之间组织边界的渗透程度受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③双方之间组织边界的稳定性受双方合作态度的影响。
  本文借用生态学中群落交错区的概念和无边界组织等两个方面提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组织边界形态优化的策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供应商的能力和优势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实际管理运作提供思路与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