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
【6h】

汉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汉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conomic Discourse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Goal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Conceptual theory of metaphor

2.2 Cognition and worldview in language

2.3 Metaphor and culture

2.4 Economic discourse

2.5 Studi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conomic discourse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procedures

3.2 Data collection

3.3 Sample classific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4.2 Discus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Summary and implication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Letter of statement

Statement of copyright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中的隐喻只是隐喻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源自于我们的体验,而这种体验通常是通过文化传达的。根据这一思想及概念隐喻理论,本文试图对汉英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究不同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本文把著名经济类报纸《经济学家》和《华尔街日报》作为英语语料来源,《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作为汉语语料来源,分别搜集了2003到2009年间30篇经济类新闻报道或评论文章,对其中出现的概念隐喻分类,归纳出经济语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概念隐喻,包括上下方位隐喻、战争隐喻、旅行隐喻、饮食隐喻、家庭隐喻、体育隐喻,并进一步从源域、身体体验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运用语言定性分析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把社会文化环境也看成一种体验,其不同正是导致隐喻表达上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人们的认知过程有极大的相似性,都是依靠那些具体的概念和自身体验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而形成对世界的认知。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身体体验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认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好。即某些体验参与到认知过程中,而某些则不然。因此隐喻与身体体验、社会文化环境和认知过程都密切相关,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隐喻的差异性,简单地认为体验相同,隐喻就相同;或文化不同,隐喻就不同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人们应该充分重视隐喻使用上的文化差异性,以实现有效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