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语调表态功能使用的研究
【6h】

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语调表态功能使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语调表态功能

A Study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Use of the Attitudinal Function of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The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Intonation

1.2 Need of the Study

1.3 Intonation and EFL Acquisition

1.4 Outline of the Study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Intonation

2.2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2.3 Intonation and Meaning

2.4 The Functions of Intonation

2.5 The Attitudinal Function of English Intonation

2.6 Previous Research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Participants

3.2 The Target Sentences

3.3 Recording

3.4 Perceptual Judgments

3.5 Analysis by Praat

Chapter 4 Results and Analysis

4.1 Analysis of the Perceptual Judgments by American Native Speakers

4.2 Analysis of the Participants’ Use of the Attitudinal Function through Praat

4.3 Discussion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Need of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ces

Acknowledgements

Paper Published during Study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众所周知,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语调在英语口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调不仅能够消除语法歧义,传达信息,而且能够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然而,如果人们不能恰当的运用英语语调,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误解,这种情况在英语本土语者和EFL英语学习者之间时有发生,使交际活动不能有效顺利进行。本文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调表态功能的使用做探索研究,旨在描述整体情况并对语调教学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本研究以Halliday(1967)提出的语调三重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调的表态功能角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三学生中进行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英语本土语者的感知判断和用Praat做语音学分析。首先,研究者查阅了今年有关语调研究的资料并从中选出表达高兴、不满、不耐烦的、骄傲的等等20种不同情感态度的29个句子作为录音材料。录音完成后,4名美国教师听录音并分别对研究者的语调表现按照5级的Likert Scale打分。最后研究者借助Praat对被调查者的调群切分,调核位置和调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英语语调表态功能使用总体上与英语本族语者差距较大;在19种情感、态度中,中国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语调表态功能的使用比非英语专业学生好;中国学生在与英语本土语者在调核位置方面差别不大,但在调域和调核音调类型上差别较大,另外,中国学生过多使用降调。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引起对英语语调表态功能的使用更多的关注,为语调教学提供参考,使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